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太困怎么办?中医科专家乔红伟教你如何赶走“夏打盹”

国民健康管理促进
经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批准成立的宣教平台。
收藏

“夏困”一般是人体应对季节转换的一种自然生理反应。进入夏季以后,天气由温暖转为炎热,人体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也更加舒张,血液充盈量逐渐增加,导致大脑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同时,夏季湿气偏盛,影响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转。因此,夏天里我们总是感觉睡眠不够。穴位按摩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夏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医科乔红伟副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穴位,缓解“夏打盹”。

专家说

**(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心,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按摩此穴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按摩方法:**身体端正,双手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同时可做轻柔的环形按揉。

**(2)风池穴:**沿着耳垂一直向后推,所摸到的一个凹陷地方就是。按摩此穴可提神,同时缓解眼部疲劳。

**按摩方法:**保持身体正直,双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

**(3)太阳穴:**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按摩此处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

**按摩方法:**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地环形转动。还可以将手掌贴在头上,以双手掌根部稍用力按摩。

**(4)内关穴:**距离手腕掌面横纹的中点之上有两个横指,两根筋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此穴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可以缓解春季疲劳的恶心、胸闷、心慌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尖在穴位上持续用力按压或者绕圈按揉。

**(5)足三里:**在外膝眼下四横指处。此穴可强身壮体,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还可以有效缓解胃肠道疾病的多种症状。

**按摩方法:**手自然展开,用拇指尖在穴位上持续用力按压或者绕圈按揉。

以上各穴位每次按摩3—5分钟,早晚可以各做一次。同时提醒大家,对于疾病所引起的“春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受访专家

乔红伟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面瘫、三叉神经痛、颈肩腰腿痛、耳鸣耳聋、失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焦虑抑郁等疾病。

出诊时间:周二、周六上午(复康院区)

评论
科普62a1537e
学士级
穴位按摩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夏困。
2024-06-22
科普62e5cf6f4c3c8
少傅级
以上各穴位每次按摩3—5分钟,早晚可以各做一次。同时提醒大家,对于疾病所引起的“春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2024-06-22
科普62e5cf6f4c3c8
少傅级
**按摩方法:**手自然展开,用拇指尖在穴位上持续用力按压或者绕圈按揉。
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