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盛夏七月说点眠养

达医晓护
原创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998 篇文章

七月骄阳红似火,小暑一日热三分,此时开启夏日最难熬的“上蒸下煮”模式。夏令养生,一般似乎比较重视夏至养生。其实不然,不到伏不算暑,真真的酷暑在三伏。

夏季,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外表出汗多,体内胃酸分泌减少,很多人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佳、头晕欲睡,却又睡不实。尤其到午后,更易疲乏,重视夏季眠养,可以帮助我们恢复较好的身体状态。

夏日人们常晚睡早起,相对而言睡眠时间不足,又因天气炎热,睡眠质量较差,白天工作易疲劳。特别是中午,人体表面微血管扩张,大脑供血供养相对较少,此时更易出现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的情况。所以,适当的午睡既可以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又顺应了人体生理的需要。午睡最佳时间为午饭后半小时左右,睡眠时间以30分钟为宜,睡姿最好为右侧卧位、两腿微曲。但更多人因上班的缘故,不能躺平,只好随意打个盹。

出梅后,七月、八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天气晴朗少云,阳光直照,地面辐射增温,天气会更热。炎热的夏天确实需要开空调来降温,笔者建议不要长时间开空调,特别是晚上,不能一整晚都开着空调睡觉。空调温度设置在27℃上下。一般空调开四五个小时以后一定要打开窗户换气,不然房间里空气不流通,清洁度不达标反而会致病。通风是卧室的一个重要条件,无论室外的温度高低,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吹穿堂风,南北通风的房间,不要睡在风口上。

道法自然,春夏养阳。三伏天的补阳方式有很多种,三伏贴、艾灸、晒太阳、泡脚等等,能助温通经脉,祛寒除湿,提高免疫力,少生病。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是“三伏天”,三伏“热养”要当心。夏有暑湿,适宜清补。夏季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人体中阳气最旺之时,此时通过适当的内服或外用一些药物,最易驱除体内寒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懂得伏暑眠养,胜过药食和鸡汤。

小暑,开启盛夏,还得从容不迫向前行,且等清风徐来,无惧夏日长长,更好地向阳而生。

作者:上海市中医医院,许良 主任医师

评论
科普达人精英
太傅级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至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养生之道,是在四时调养,必须适应大自然的规律。
2024-07-09
科普62491356c315d
贡生级
学习科普
2024-07-08
陕西省旬阳市李富来
少傅级
小暑,开启盛夏,从容不迫向前行,无惧夏日长长,更好地向阳而生。
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