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和家畜健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该病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和流行,威胁 1/5~1/6的人口,每年全世界人间新发病例数约50万。随着家畜及其产品交易频繁、加之野生动物和宠物潜在的传播,家畜和人间的布病威胁均在日益增加。目前,我国每年人间病例数大约维持在0.4万。发病率居甲、乙类传染病前10位。
一、布病的病原与流行特点
布鲁氏菌是兼性胞内寄生菌,可在土壤、水源、患病动物尿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存活,但高温包括巴氏消毒法及常用消毒剂等可将其杀灭。该菌可自然感染多种动物,以山羊、绵羊、牛、猪最易感,犬和猫等也可感染。至今已发现12种布鲁氏菌,其中羊种、牛种、猪种和犬种对人具有致病性。
无论是人或家畜,在全年均可发生布病。人间多发于3~8月,发病以从事养殖等职业人群为主,但近年来非职业人群患者上升。
图1 感染人的布鲁氏菌和常见症状(本文作者绘制)
二、布病的特点
布鲁氏菌感染人和动物后,可持续性存在于骨髓、淋巴结、肝脏、脾脏、骨骼、关节、睾丸和胎盘等组织器官中。家畜感染后,主要造成母畜流产、早产、胎衣不下和公畜睾丸炎。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烧、盗汗、乏力、失眠、头痛、肌肉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常有反复。转为慢性则导致器官受损,表现为关节肿大疼痛、背痛和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内膜炎、脑炎等。
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布病患畜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流产胎儿、胎衣、羊水等排出大量病原。病原携带者为危险的传染源,病原可随奶畜的乳汁、阴道分泌物等排出。
易感动物和人如果接触受病原污染的饲料、草、水、乳汁及生活或工作环境,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皮肤伤口和眼结膜等感染。此外,还可引起垂直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水平传播比较罕见。
图2 布鲁氏菌传播途径和受威胁人群(本文作者绘制)
四、布病的预防
该病起初与流感等非常相似,当出现持续性症状,且有病原接触史,就应该去医院检查。
人间预防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病原。养殖场等企业应做好生物安全保障,职工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布病的检测。非职业人群主要通过接触由病畜制作的产品或病原污染的草场、环境等而感染,因此关键在于养成个人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应定期对宠物犬进行布病的检测。人病兽防,维护动物安全、生态安全,秉承“同一健康”的理念,从源头上杜绝布鲁氏菌的传播是从根本上清除布鲁氏菌人类感染的必经之路。
作者简介:王爱华,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动物疫病防控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及技术推广等工作。
审校:黎志东(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