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古老的动物叫做“鲎(hou)”,它们的祖先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就已出现,那时地球还没有那么多物种,恐龙还不是地球的霸主,原始鱼类刚刚诞生,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古老的动物随自然环境的变迁不断退化或进化,有些因环境的变迁及近来人类的滥捕甚至灭绝,只有鲎,4亿多年基本保持着最原始的外貌和生活习性,所以又被科学家称之为研究海洋生物的“活化石”。
目前,世界上仅存美洲鲎、中国鲎、南方鲎、圆尾鲎 4 种鲎。其中中国鲎和圆尾鲎被列为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鲎自然分布于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太平洋西岸海域。鲎在外形上有一个较宽的新月形头胸甲,背部有一对复眼和两个单眼,头胸相连,外形很像马蹄,所以有人称之为“马蹄鲎”。
鲎的繁殖期是每年5-8月。雄鲎抱挟住雌鲎一同游至近岸高潮线附近的沙滩上,由雌鲎掘沙成穴,产卵于穴中,然后由雄鲎排精行体外受精。鲎的受精卵借助外界环境,例如温度等条件发育。受精卵的卵裂阶段肉眼很难观察到,只有当卵壳破裂后,才能见到卵中的幼鲎。鲎是肢口动物,它们是用位于头部的6根长爪进食,那些扎乎乎的东西是它们不断进化的步足根部,用于弄碎食物。相较于大部分甲壳类动物短暂的寿命而言,鲎是一种相当长寿的海洋动物。刚孵化的幼鲎大约只有指甲大小,要经过15(雄性)—16(雌性)次蜕皮后才能成长为有繁殖力的成鲎,这段过程需要13—14年的时间。在成长过程中,泥质滩涂,尤其是有红树林、海草床伴生的泥质滩涂,是幼鲎重要的生长环境。随着个体生长,鲎从滩涂进入海洋环境,最后栖息在30米深度以内的海底,以海床上能够捡到的各种食物为生。
对于人类来说,鲎的用途很多,但主要不是食用。在没有发现鲎的医学价值之前,人们把捕捉后的鲎蒸熟,并研磨成粉,当作高级肥料,或者用来饲养家禽家畜,利用价值有限。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科学研究发现:鲎的血液十分难得,血液中富含铜,所以呈现蓝色。科学家们在鲎的灰蓝色血液中发现了一种凝血剂,称为鲎试剂,它可以与菌类、内毒素类物质发生反应,并在这些入侵物周围凝结出一层厚厚的凝胶,这成为一种检测药品和医疗用品中是否含有杂质的既简单又万无一失的方法。人们将鲎的血液提取出来并制成特殊试剂,能够检测出含量低至万亿分之一的细菌和其他污染物。
全世界现存的4种鲎中,中华鲎体形相对最大,相对血液含量最高,是生产制造鲎试剂的最佳物种。自从人们认识并发现了鲎血液的重要价值后,有些渔民会在鲎的产卵季用拖船大量捕捞,并将它们贩卖给实验室采集血液。珍贵的蓝色血液因此给它们带来了生存危机,导致了其数量在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