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如何“饮”领健康
作者:陈 舟 上海长海医院
审核:梅小斌 上海长海医院 主任医师
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你知道吗?如何科学地喝水也是门学问。喝水太多或太少,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更要注意控制水的摄入和排出。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那么,肾病患者应该如何喝水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水平衡,以及正常情况下人体水分的“得与失”。
一、什么是水平衡?
水平衡,就是指人体内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平衡。我们每天都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摄入和排出水分,以维持人体内液体的恒定。
那么,我们每天都从哪里摄入和排出水分呢?
(一)摄入水分的途径
1.喝水 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水分摄入方式,我们可以通过饮用白开水、茶水、果汁、牛奶等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2.食物中的水 这是一种隐形的水分摄入方式,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也会摄入食物中含有的水分。比如说,水果和蔬菜几乎重量的90%都是水。
3.氧化生成的水 这是一种内源性的水分摄入方式,我们在呼吸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水分。
(二)排出水分的途径
1.尿液 这是最主要的排水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内多余或有害的水分和其他物质。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排尿量为500~1500毫升。
2.汗液 在运动或者高温环境下,人体会通过皮肤排泄汗液来散热和调节体温。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通过皮肤排泄的汗液量约为900毫升。
3.呼吸 我们在呼吸时会将肺内含有的一部分水分呼出体外。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约为400毫升。
4.粪便 我们在排便时会将肠道内含有的一部分水分排出体外。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通过粪便排出的水分约为200毫升。
(三)水平衡的保持
正常情况下,人体系统会自然地平衡水的进出,使得水分的摄入和排出量大致相等。比如,当我们缺水的时候,会出现以下几种变化。
1.血钠和血渗透压升高,刺激人体的渴觉中枢,让我们感到口渴,从而提示我们去喝水。
2.脑垂体中的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其可作用于肾脏,让肾脏减少水分的排泄,从而保留更多的水分。
3.肾上腺中的醛固酮分泌增加,其可作用于肾脏,让肾脏吸收更多的钠和水分,从而增加血容量。
这些变化都会使人体趋向于恢复正常的水平衡。
二、正常情况下,人体水分的“得与失”
那么,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应该摄入和排出多少水分呢?这其实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年龄、性别、体重、气候、活动量等。我们可以简单估算一下。
健康成年人每天约排出水分1600毫升,包括:皮肤500毫升,呼吸道400毫升,粪便200毫升,尿液500毫升。
如果想平衡这1600毫升的水分,人体就需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水:食物中的水800毫升,氧化生成的水300毫升,饮水500毫升。
可见,对于正常人,如果想维持最基本的生命健康,每天至少需饮水500毫升(这个500毫升是基于人体产生水的总量与通过尿液排泄的最小速率之间的平衡而估算出的)。如果不能吃饭(禁食),每天至少需饮水1300毫升。这也是健康人群推荐每天饮水量为1500~2000毫升的依据所在。
当然,这些数字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环境因素来调整饮水量。比如,当我们运动或者出汗多的时候,需要增加饮水量,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当我们发热或者呕吐、腹泻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增加饮水量。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特殊人群如何喝水?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肾病患者,喝水的问题就更加复杂和重要了。因为他们的肾脏功能受损,不能正常地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如果喝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1.对于尿路感染、肾结石等患者,建议积极补充水分,做到多喝水、勤排尿,目的是通过物理冲刷尿道,促进细菌及小结石的及时排出。
2.对于有明显水肿、心衰或无尿等患者,每天需要控制饮水量,建议听医生的话,不要自作主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尿量、体重、血压等指标来制订合理的饮水计划。一般来说,每天饮水量不应超过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
3.对于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患者,每天需要适当补充水分,做到适度喝水、勤检查,目的是通过稀释血液中的钠、糖和尿酸等物质,降低其对血管和肾脏的损害。一般来说,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2000毫升,同时要定期检测血压、血糖、尿酸等指标,及时调整用药和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