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我们的同事又双叒被烫伤了!
但是烫伤她的并不是什么滚烫的开水、蒸汽,而是热水袋……
她已经被烫伤好多次了,下面这张图是她去年留下的疤:
同事说,天一冷她就扛不住寒气,需要抱上一个热水袋才能入睡。
睡觉前明明不觉得烫了,就放心贴在了脚边,早上起来却发现鼓了一个大大大大水泡,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才治好,然而留下了这个疤。
怎么不烫了的热水袋,还能把人烫出这么大的水泡?我们用暖宝宝和鸡蛋模拟了一个实验,来看看这些看似安全的低温,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
反常识的实验我们把暖宝宝直接贴在了鸡蛋上, 3 个小时之后,鸡蛋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过了 6 个小时之后,我们再敲破鸡蛋一看,发现鸡蛋的蛋白已经凝固了!
虽然热水袋和暖宝宝并不是特别烫,但如果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一般指 44~50℃ )物体,就会引起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伤口创面一般来说比较深,表面看起来不严重,比如红肿、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但很可能已经伤害到皮下组织,甚至是造成了深部组织坏死,需要做手术治疗。
据湖南省郴州市各大医院的门诊统计显示,低温烫伤约占冬春季节烫伤的三分之一。
家里如果有老人小孩,更是要注意了,这两个人群的痛觉可能没那么灵敏,低温烫伤更加容易发生。
低温烫伤的“元凶”低温烫伤的发生,不仅限于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这些取暖物件。还有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蒸汽眼罩、加热型美容仪,甚至是手机。
我们在网上搜索发现,不止是一些官方发布的新闻,还有许多用户会在网络上分享自己低温烫伤的经历。
还有报道提到,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手机,也会导致低温烫伤:
一位家住埃塞克斯珀弗利特(Purfleet)的女孩,因为趴在手机上睡着了,导致胸部被灼烧出了一个 5 英寸( 12.7 厘米)的长伤口。
手机在正常待机状态下的温度是 30℃ 左右,但是当我们长时间靠着手机或是压着充电手机睡觉时,就会达到 40℃~50℃ ,低温烫伤就有可能发生。
还有小伙伴分享了自己长时间玩手机被烫伤的情况:
或许你之前也有被烫伤过,只是没有意识到。喜欢长时间玩手机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啦!
如何预防和处理低温烫伤造成低温烫伤的原因是人和热源的长时间接触,如果能避免“热源”和“长时间接触”这两点中的一点,就可以有效预防低温烫伤。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
如果你已经被低温烫伤了,不要慌张,已经有过很多次烫伤经验的丸子提醒大家:
千万不要不当回事!
可以用冷水冲洗创面,或者用冰块冷敷进行应急处理。
千万不要相信偏方!
不要在创面上涂牙膏、“老虎油”等,这会导致伤口感染!
如果严重的话,还是要尽快去正规的医院看看。
相比于其他明显的安全隐患,低温烫伤这种事更容易被忽视,只有当自己经历了才明白它的危险之处。我们把丸子的真实经历分享出来,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免受伤害。
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等等取暖物件,能在大家寒冷的时候带来温暖,它们本身没有什么错。我们作为使用者,其实只需要多注意一点,就可以获得它们更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