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脂不仅可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还可能影响肝脏、肾脏等多个器官的功能。因此,对高血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高血脂的“对症下药”策略,即结合临床治疗与全程管理的综合方法,为广大患者提供科学指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认识高血脂:病因与分类
高血脂,全称为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异常升高的状态。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根据血脂异常的主要成分,高血脂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等类型。
二、临床治疗的“对症下药”
(一)生活方式干预
1. 饮食调整:饮食治疗是高血脂管理的基石。患者应遵循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如鱼油、橄榄油)的比例,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品。同时,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过多糖分转化为脂肪。
2. 运动锻炼: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脂水平。建议每周至少进行适当中等强度或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并结合力量训练[2]。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加重血脂异常,因此患者应积极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药物治疗
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足以控制血脂时,需考虑药物治疗[1]。常用药物包括:
1. 高胆固醇血症:常用治疗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PCSK9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目前最常用的调脂药物。对于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PCSK9抑制剂作为辅助治疗。
2. 高甘油三酯血症:贝特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尤为适用。如非诺贝特胶囊、苯扎贝特片,部分他汀类药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甘油三酯。
3.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他汀类药物虽然主要针对LDL-C,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其次,纤维酸类药物(如贝特类)能促进肝脏摄取和清除LDL-C,同时提高HDL-C水平。此外,胆酸结合剂通过减少内源性胆酸的合成,促进肝细胞摄取和转化LDL-C为HDL-C。
4. 混合型高脂血症:如以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主,他汀类药物可作为基础治疗,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其次,如以甘油三酯增高为主,以贝特类药物苯氧芳酸类药,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此外,如依折麦布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作为他汀类药物的辅助,强化降脂作用而不增加副作用。
(三)特殊治疗
对于部分难治性高血脂患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可能需采用更为积极的治疗手段,如血浆置换、脂蛋白单采术等。
三、全程管理的结合之道
高血脂的治疗不仅仅是短期内的药物干预或生活方式调整,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全面管理的系统工程。全程管理强调从诊断、治疗到随访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形成闭环管理。
(一)个性化治疗方案
每个高血脂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治疗方案应因人而异。医生需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年龄、性别、并存疾病、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治疗方案应随着病情变化和患者反馈进行适时调整。
(二)定期监测与评估
血脂水平的监测是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患者应定期(如每3-6个月)进行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LDL-C、HDL-C、甘油三酯等指标。同时,还需关注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如果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大于1.70mmol/L,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小于5.72mmol/L)则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如果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大于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小于1.70mmol/L)则为高胆固醇血症;如果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大于5.72mmol/L,甘油三酯大于1.70mmol/L,则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如果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小于0.91mmol/L则是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高血脂患者往往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因此,心理支持不容忽视。医生应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心理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脂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是全程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讲座、宣传册、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普及高血脂的防治知识,引导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家庭与社区支持
高血脂的管理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共同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社区可组织相关健康活动,如健身操、讲座等,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五、特殊人群的高血脂管理
(一)老年人高血脂管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率逐渐下降,加之可能存在的多种慢性疾病和药物使用,老年人高血脂的管理尤为复杂[3]。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外,特别需要关注老年人的药物耐受性和安全性。在选择降脂药物时,应优先考虑那些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同时,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鼓励进行适合其身体状况的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脂肪代谢。
(二)儿童与青少年高血脂管理
儿童与青少年高血脂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现,需高度重视,因为早期干预对于预防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这部分患者的管理应更加侧重于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改善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鼓励规律运动,减少久坐时间;同时,还需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对血脂水平的不良影响。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应严格遵循医嘱,选择对儿童安全有效的药物,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和药物副作用。
(三)妊娠期高血脂管理
妊娠期高血脂不仅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等风险。因此,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测,一旦发现高血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生活方式调整是首选,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孕妇,应谨慎选择药物,确保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孕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高血脂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管理和治疗需要临床治疗和全程管理的紧密结合。通过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定期监测与评估、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以及家庭与社区的支持,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血脂虽为慢性病,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科学管理,就能有效遏制其危害,享受健康人生。
参考文献
[1] 金海婷,俞红,沈燕霖.高血脂类型不同他汀类用药有异[J].健康向导,2024,30(03):69+71.
[2] 姚梅梅,陈佳丽,尹君,等.科学运动助你甩掉高血脂[J].人人健康,2024,(11):28-29.
[3] 黄海霞.高血脂老人饮食有哪些禁忌?[N].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01-2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