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长时间面对电脑,下班还要移动办公,远程会议更是家常便饭。总算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还要熬夜追剧刷短视频……长此以往,你的眼睛是否出现干涩、流泪、畏光、异物感等不适症状?这可能都是干眼的表现。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少人笑称手机已“焊接”在手上。然而,频繁使用电子产品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干眼症。
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是眼科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目前,我国的干眼发病率为21%-30%,相当于每5个人当中至少有1个人是干眼症。
学术上讲:干眼症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并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视功能障碍。
通俗来讲:干眼就是眼睛表面的“润滑油”太少或者油脂质量不好了。
干眼症有哪些症状?
干眼常见症状有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还会出现眼痒、畏光、刺痛、灼烧感、酸胀感,严重者可出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甚至角膜溃疡等,因此,若持续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视力下降明显者,应及时就医。
哪些群体容易患干眼症呢?
干眼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其中女性是干眼的多发群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如长时间近距离操作视频终端(手机、电脑)、户外活动少、睡眠不足、使用空调、吸烟、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眼部化妆及长时间驾驶等都会增加干眼的患病概率。
如何缓解呢?
首先是针对已知的相关因素进行治疗,如积极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以及改善睡眠质量等;对于因全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干眼,应就诊相关专科治疗原发病;针对干眼的类型和程度,临床治疗手段有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人工泪液”“促泪液分泌剂”以及局部“抗炎”滴眼液等,同时可以配合干眼的非药物治疗,即物理治疗如热敷、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以及强脉冲光治疗等,请眼科医生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疗程根据干眼症状的缓解改善情况而定,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
如果有头疼头晕、精力不济等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眼部和全身疾病,如果经检查,是由干眼引起的,建议纠正不良的用眼生活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并由眼科医生开处药物及治疗。一旦了解干眼的慢性病不致盲的性质和其诱发因素,患者可以调整自身日常生活,定期到医院就诊,提前防治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