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非职业暴露后的预防
作者:陈敬德 酒泉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杜 华 甘肃省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甘肃省医学会皮肤分会主任委员
某日,刘女士扔垃圾时不慎将手机掉入垃圾桶,当她伸手捡手机时,不幸被垃圾桶里一支注射器扎伤。突如其来的刺痛让她不由自主大叫一声,紧接着,她注意到注射器针头上的血迹以及自己受伤的手指。见状,她立即用力挤压伤口,并迅速前往医院就医。医生建议刘女士立即前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暴露前后预防咨询门诊进行检测,并遵医嘱服用HIV暴露后的预防用药。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人会觉得医生的反应过于谨慎或紧张了呢?
其实不然。因为正规的医疗废弃物都会由专门的医用垃圾处理机构统一处理。而出现在日常垃圾桶里的注射器及针头,其来源不明,很可能携带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因此,刘女士被这样的针具扎伤后,确实应立即挤出污血,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服用HIV暴露后预防用药,将HIV的感染风险降至最低。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您了解HIV的非职业暴露吗?
由HIV感染引起的综合征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通常简称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进行传播。一旦感染HIV,患者免疫力极度下降,由此引起全身各系统病变,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为了引起公众对这一疾病的关注与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每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HIV的非职业暴露是指除了职业暴露(如医生、警察等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HIV)以外,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具有感染HIV风险的情况。这些个人暴露包括但不限于共用针具、未受保护的商业性行为、性侵犯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增加个人感染HIV的风险。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旦可能发生HIV非职业暴露时,应立即在暴露后的72小时内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与HIV争分夺秒,以尽可能阻断其传播。
那么,如何跑赢黄金“72小时”来阻断艾滋病呢?
首先,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更不可对可能发生的非职业暴露抱有侥幸心理。其次,若污染物进入眼睛、皮肤、黏膜等,应立即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但需注意适度,以免损伤。若存在伤口,应轻柔挤压损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伤口。随后,务必立刻前往医院,如实告知医生暴露情况,并按照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测及服用预防药物。
对于暴露时间未超过72小时且感染HIV风险较高的暴露者,应尽快进行快速检测,并无需等待检测结果即可开始预防性用药。当暴露源的HIV感染状态不明,或暴露者接触的体液传染性未知时,都应咨询专业医师进行个体化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预防性用药。发生HIV暴露后,应尽可能在2小时内服药,最佳时限为不超过24小时。在HIV暴露后72小时内,通过连续服用28天的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可以有效预防HIV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开始服药的时间越早,阻断效果越佳;而一旦超过72小时,则不推荐再采取暴露后预防措施。
此外,还应重视暴露后的检测工作。HIV暴露后,建议分别于暴露后立即、4周、12周以及6个月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由于HIV抗体通常在感染后数周才能被检测到,因此过早检测对于评估暴露风险的意义不大。然而,暴露后应立即检测,可以确定暴露者原本是否为HIV抗体阴性,从而准确评估后续预防措施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安全交友,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阻断HIV的传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珍爱生命,防“艾”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