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口腔的“健康警报”: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的惊人联系

人体微生态与健康
原创
创作方向:营养-免疫-人体微生态平衡-健康研究
收藏

口腔的“健康警报”: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的惊人联系

作者 肖永良

科普中国专家,中国营养学会科普专家团队委员,甘肃省健康巡讲专家,原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等。

口腔中,那些藏匿于牙菌斑与牙龈沟的微小菌群,竟然与一种看似不相干的疾病——结直肠癌(CRC),有着惊人的联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口腔中的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简称Fn)与CRC之间的关联。

1. 具核梭杆菌—致病的“隐形杀手”

具核梭杆菌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是口腔微生态中的“老居民”,看似平凡,实则演绎着 “双面人生”;不知何时起,悄然成为了结直肠癌的“帮凶”;近年来研究发现它与结直肠癌(CRC)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从口腔到肠道的“跨界之旅”

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并非只满足于口腔的领地。它有着惊人的迁移能力,能够穿越消化道,最终在结肠安营扎寨。而在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粪便样本中,具核梭杆菌的“身影”尤为频繁,其丰度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位“不速之客”。研究表明,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具核梭杆菌的丰度相较于非癌组织明显升高,携带高水平具核梭杆菌的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更低,且这种细菌在转移性肿瘤中持续存在,影响着癌症的进展和患者的预后。

3. 具核梭杆菌促癌“三恶行”(增殖、转移与炎症)

具核梭杆菌的“恶行”远不止于此。它通过多种机制,精心编织了一张促癌网络。

3.1通过其毒力因子,如FadA黏附素,与肠上皮细胞的E-钙黏蛋白结合,激活肿瘤细胞的特定信号通路,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为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按下“加速键”。

3.2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削弱免疫细胞的战斗力,让肿瘤得以在“无人区”肆意扩张。

3.3诱导肠道炎症反应,破坏肠道微环境的平衡,为结肠癌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等。

4.从诊断到治疗的“新希望”

正如黑夜之后必有黎明,具核梭杆菌的“暴露”也为结直肠癌的诊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作为结肠癌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具核梭杆菌的检测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具核梭杆菌的特定亚型——Fna C2,被发现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占主导地位,这为针对该细菌亚型的治疗和筛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基于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靶向具核梭杆菌的治疗策略正成为研究的热点。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抗生素甲硝唑能够消除具核梭杆菌,有效缩小肿瘤体积,而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物也可能通过消除具核梭杆菌发挥其在结直肠癌中的预防作用。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和基因组突变有关。具核梭杆菌的水平升高与结直肠近端肿瘤、CIMP和MSI的关联得到了16S rRNA测序的证实等。

具核梭杆菌不仅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其特定的亚型和毒力因子在癌症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生物标志物。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通过抑制这位“幕后黑手”,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生命的转机。

5.守护健康,从“口”开始

口腔虽小,却关乎全身健康。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的关联,再次提醒我们,保持口腔清洁,维护口腔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同时,关注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及时了解和应对潜在的健康风险,也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守护好自己的健康防线,让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 周学东,师文元.口腔微生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https://mp.weixin.qq.com/s/pknIo9hUmG-RmS5mjfLTMA: 具核梭杆菌:肿瘤研究新焦点——深度解析其与肿瘤发展的内在联系.

[3]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口腔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2023年10月10日 14:45. https://mp.weixin.qq.com/s/GoZGeqNpTVBgORpbTMbIiA.

[4] 综述 | 波兹南医科大学(IF:15.707):口腔微生物群及其在癌变中的作用。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20422/content-1342684.html。

[5] Tomkovich, S. et al. Locoregional effects of microbiota in a preclinical model of colon carcinogenesis. Cancer Res. 77, 2620–2632 (2017).

[6] Borozan, I. et al. Molecular and pathology features of colorectal tumors and patient outcomes are associated with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and its subspecies animalis.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31, 210–220 (2022).

[7] Stasiewicz M, Karpiński TM. The oral microbiota and its role in carcinogenesis[J]. Semin Cancer Biol,2022,86(Pt 3):633-642. doi: 10.1016/j.semcancer.2021.11.002

[8] Gur, C. et al. Binding of the Fap2 protein of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to human inhibitory receptor TIGIT protects tumors from immune cell attack. Immunity 42, 344–355 (2015).

[9] Freire M, Nelson KE, Edlund A.The Oral Host-Microbial Interactome: An Ecological Chronometer of Health?[J].Trends Microbiol,2021,29(6):551-561.doi: 10.1016/j.tim.2020;11.004. Epub 2020 Dec 2

评论
科普62e5cf6f4c3c8
少傅级
具核梭杆菌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是口腔微生态中的“老居民”,看似平凡,实则演绎着 “双面人生”;
2024-08-07
科普62e5cf6f4c3c8
少傅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口腔中的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简称Fn)与CRC之间的关联。
2024-08-07
科普62e5cf6f4c3c8
少傅级
口腔中,那些藏匿于牙菌斑与牙龈沟的微小菌群,竟然与一种看似不相干的疾病——结直肠癌(CRC),有着惊人的联系。
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