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一起来聊聊“秋”吧。
现在的秋字,从火从禾,而甲骨文中的秋字,从火从虫,状如长须长足的蟋蟀。我国最早的“秋”字,为何与蟋蟀有关?从什么时候起,“秋”字才摆脱昆虫特性,改为植物特性?作为曾经的“四时八节”之一,立秋当天有什么习俗?
文字|秋在甲骨文中像蟋蟀
甲骨文里的秋字,是什么样子的?
“秋”在甲骨文里,可谓是自带音效:见其形,仿佛闻其声。
长须长足,状如蟋蟀,有时立于火上,这便是甲骨文的“秋”字。
秋从火。蟋蟀靠近火,也就表示秋天来了。蟋蟀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古人通过观察蟋蟀的活动变化,来确定季节的流转。
也有说法称,甲骨文中的“秋”,看起来像蝗虫。蝗虫和蟋蟀一样,也是经常活动于秋季的昆虫。蝗虫有趋光性,所以每当蝗灾来临,农民们就燃起大火,让蝗虫自投火海,这也可以解释秋字从火。
到了籀文,“秋”字加入了植物特性。籀文中的“秋”,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加一个“禾”,突出秋季是禾谷成熟的季节,但里面的昆虫讹变成了“龟”形。三个独立字形组成的秋字,字形看起来又过于复杂,于是小篆便省略了“龟”,字形简化为“秌”。到了隶书,才出现左“禾”右“火”的“秋”字,并沿用至现代。
关联|蟋蟀和秋强相关
用蟋蟀来代表秋天,有一定的必然性。
蟋蟀是对气候极为敏感的昆虫,具有避寒趋暖的本能。
《诗经·豳风·七月》就细致吟唱了蟋蟀的生活规律。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七月在野”前面,省去了主语蟋蟀。它们七月在田野,八月在屋外,九月到屋里,十月就钻到人的床下面了。
秋凉时节,蟋蟀在寂静的夜里鸣叫,仿佛是提醒大家,天气冷了,女人赶紧织布做衣服了。正因为此,蟋蟀又被叫做促织,直译过来,便是催促织布的意思。
借用蟋蟀的形象来代表秋天,在甲骨文造字方法中为假借。
中国文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双庆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造字方法概括为六种,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这些在甲骨文中基本均有了体现。王双庆说,由此也可以证明,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
节气|立秋曾有戴楸叶的习俗
秋天,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秋是衰谢,也是成熟,是肃杀,也是多彩。
《千字文》说,“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古代文人,爱伤春悲秋,留下诸多千古名篇。
立秋和立春、立夏、立冬并称为“四立”,也是我国古代“四时八节”之一。
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故而秋季以立秋为始点,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
立秋当天,也有一些比较有趣的民俗。民国版《郑县志》记载,“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角,以秋水吞赤小豆七粒,俗名避疟丹”。
虽不能“折得黄花插满头”,但一百年前的郑州人,头戴楸树叶子,簪插红色石楠叶子剪成的花瓣,颇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即小暑、大暑、处暑。而在大暑和处暑间,夹了一个立秋节气。这也意味着,阳光依然较为肆虐,高温依然持续在线,我国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当中。
所以,要想真正体会到“寒来暑往”的凉意,恐怕还要等上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