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鲁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姜昊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主任医师
随着养生保健知识的普及,“每天喝够8杯水”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饮用充足的水,是人体水代谢的“善始”;而澄澈的尿流通畅地排出体外,则是水代谢的“善终”。然而,尿液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尿液是黄色的,且颜色时浅时深?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探索尿液的奥秘。
尿液是如何形成的?
成年人每天从饮食中摄入1~2升的水。这些水分连同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大部分被肠道被吸收进入血液,仅有一小部分随粪便排出。营养物质和水分进入血液后,便开始了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漫长旅行。它们首先汇流至肝脏,随后回流到心脏,被心脏泵入双肺进行气体交换。富含氧气的血液再次回到心脏,被泵出并输送至全身,为全身器官组织提供氧气和必要的营养。同时,一部分血液也承载着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被运送至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肾脏主要的功能是通过生成和排出尿液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肾脏就像一张过滤血液的“滤网”。在这种滤网的作用下,两枚肾脏不舍昼夜地过滤血液、生成尿液。而离开肾脏后,尿液又开启人体“下水道”之旅:顺着输尿管到达暂时存储尿液的“水库”——膀胱。当膀胱充盈时,尿道括约肌这道“阀门”松弛,引发“泄洪”,完成排尿的动作。
从消化系统到循环系统,又从循环系统经过肾脏加工形成尿液,继而进入泌尿道,最后排出体外,这便是人体的水代谢过程。
尿液为何是黄色的?
相信大家都观察到一个现象:尿液的颜色会根据饮水量的多少而发生深浅改变,从无色透明至橙黄色不等,但总体以黄色为主调。这主要归因于尿液中含有的尿胆素。
尿胆素又是何方神圣?它的形成过程可谓相当曲折:血液循环中的红细胞在完成约120天的使命后,便会被一些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降解代谢。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随之释放,成为血红素,接着经过漫长的代谢转化之路,依次变为胆红素、胆素原、尿胆素原,最后在尿液中形成尿胆素,使尿液呈现淡黄的色泽。这一抹淡淡的黄色,真可谓是历经了“七十二变”。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在健康的状态下,红细胞代谢速度相对稳定,产生尿胆素的量也比较恒定。因此,尿量的多少基本决定了尿色的深浅。而尿液的量则受到人体精密的调节。当机体内血液量减少时,如饮水量少、出汗量大、出血,或者血管广泛扩张、导致血液总量相对欠缺的情况下,机体会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减少肾脏的血液滤过量,从而减少尿量,使尿液颜色加深。想象一下,在盛夏酷暑中大汗淋漓地运动完一场后,一定鲜有尿液,尿液的颜色也一定比较黄。反之,如果大量饮水,肾脏这张滤网就会加大马力,增加过滤,从而产生更多的尿液,也就稀释了尿液的黄色。
尿液的颜色和性状能反映泌尿系统疾病吗?
尿液的颜色、气味、浑浊度等性状是医生诊断时的重要参考。在日常生活当中,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过这样有趣的现象:食用红心火龙果后尿液可能呈现出和红心火龙果类似的红色,食用芦笋后尿液可能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臭味。这都是食物影响尿液性状的典型案例。前者是因为红心火龙果中含有甜菜红素,这种物质无法被人体代谢转化,并且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导致尿色发红。但其实大部分食物的色素成分都会被人体代谢转化掉,抑或其本体及代谢物并不能够进入到尿液当中,也就无法使得尿液变成食物的颜色了。而后者则是因为芦笋中的一些含硫物质被分解为甲硫醇进入尿液。这种硫化物具有挥发性并有特殊的臭味,因此会使得尿液出现某种独特的气味。然而,这些变化多属正常现象,与疾病无直接关联。
浑浊度也是尿液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正常的尿液较清,但当尿液中出现白细胞和一些异常的代谢产物时,例如乳糜、脂肪颗粒或是各种结晶成分,就可能变得浑浊不清,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代谢性疾病。
而尿液发红可能是我们最担心的一种改变了。除了食物、药物等对于尿液颜色的影响,血尿可能是尿液发红最主要的原因。正常情况下,肾脏这张“滤网”不会漏过一个红细胞。但当“滤网”受损或者肾脏下游的“下水道”——泌尿系统罹患疾病时,就可能使尿液中混入红细胞。然而,即使尿色发红,也并不意味着有大量血液混入。当1000毫升的尿液掺入1~2毫升的血液时,就可以呈现肉眼可见的红色;而当掺入4毫升血液时,则已经呈现为鲜红色。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尿液变红,大部分情况下不必担心会因为血尿“失血而亡”,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究竟哪些疾病状态可能会导致血尿的发生呢?如果是肾脏“滤网”受损,那可能是肾脏本身的疾病,如肾炎、肾病等,一般建议前往肾内科就诊。而如果是“下水道”异常导致的血尿,则可能归因于泌尿系统的结石、感染、肿瘤、炎症等疾病,一般建议前往泌尿科就诊。除此之外,血液疾病、血管疾病或中毒都可能导致血尿,还需要及时就医、尽早诊治。
总之,尿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体液之一,也是生理代谢中重要的一环。认识尿液、了解尿液的来源与去向,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早地捕获泌尿系统甚至全身发出的信号,更好地识别疾病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