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长安街,是什么颜色的?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普及规划学科知识,提升公众规划参与意识和水平。
收藏

“紫禁城的红墙、金色的琉璃瓦、深红的廊柱、墨绿的古柏、汉白玉的雕栏……”俯瞰北京老城,鲁迅笔下“北京的颜色”清晰分明。

在天安门城楼前,长安街与统领老城规划建设的北京中轴线相交,成为贯通东西的横轴。

那么,长安街两侧的建筑应是什么颜色?

几十年来,争论从未停止。但,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长安街上的建筑是共和国历史的缩影。长安街的建筑色彩,也应是大国首都风范的浓缩与彰显。

沉稳、厚重、大气,长安街的魅力就蕴藏在这般色彩基调之中。

东长安街街景。图源:北京日报

冷暖调和

建筑学家称,长安街是一座“建筑博物馆”。大道两旁,数十座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建筑,见证着时代的沧桑变迁。

这里有故宫博物院等古代园林建筑的典范,有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融合时代感与民族风格的新中国北京“十大建筑”,也有国家大剧院这样现代前卫的建筑作品。

它们的建筑色调,有暖亦有冷。

“红墙像一道长长的屏风,墙顶的明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和这种鲜明色彩交相辉映的是一朵朵白玉兰花。”在1987年7月21日的《北京日报》上,散文《一株白玉兰》里生动的描述,是许多人对长安街色彩的初印象。

紫禁城南面的城墙作为长安街的一部分,带来以红黄两色为主的辉煌韵律。

故宫博物院。图源:北京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京城到处推进改造和建设。1959年秋,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等一大批大型公共建筑火速竣工,北京“十大建筑”之称不胫而走。这时的建筑色彩,以米黄色、白色、灰色为多。

人民大会堂外表为浅黄色花岗岩,上有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12根浅灰色大理石门柱壮丽典雅;电报大楼上装四面塔钟,建筑外墙与门窗均为浅黄色系……

彼时,长安街的规划建设已更为人们所重视。在征得众多全国知名专家的意见后,有关部门对长安街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多项原则:长安街应该体现“庄严、美丽、现代化”的方针;在建筑风格上,力求简洁而不繁琐,大方而不庸俗,明朗而不沉闷。

进入八九十年代,这样的规划方针得以延续。北京国际饭店、全国妇联办公楼等建筑拔地而起,亮出恢弘的身姿。

“北京的东长安街上又耸立起一幢高楼大厦。这座通身洁白的大厦像一座神秘的艺术宫殿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1987年,北京国际饭店开业,《北京日报》以《玉厦琼宫矗长街》为题展开报道。“饭店的色调基本上取于**白色和深棕色。**白,象征纯洁;棕,寓意古朴。”

北京国际饭店。摄/北京日报记者 张风

1993年落成的全国妇联办公楼则采用了纯色的蓝绿琉璃瓦顶,纯白墙体,色彩清新、明快、活泼。

“90年代初期的建筑色调变化较多;后期,由于钢结构与玻璃幕墙的使用,出现了以蓝色调为主的建筑,如国家大剧院。”在《北京长安街建筑色彩设计品鉴》一文中,规划师焦洋提到。

“长安街北侧是黄顶红墙、富丽堂皇的中国宫殿建筑群,逐渐过渡到米色、白色。长安街的南侧则以灰色、蓝色调为主。”在焦洋看来,色彩的分布也体现着皇城与内城的区别,皇城内是红墙黄瓦的暖色调,外面则是近现代建筑的灰白冷色调。

复合的灰

如果说,在此前的城市规划里,色彩只是建筑风格的附属。那么,进入21世纪,北京第一次真正有了城市色彩的建设构想。

这个色彩,名叫“复合灰”。

而它的诞生,与《北京晚报》的推动息息相关。

2000年8月,《北京市城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施行,但《北京晚报》记者发现,当时并没有关于城市建筑外立面粉刷颜色的指导意见,便刊发报道,向广大市民抛出问题:城市需要什么样的色彩?谁来规范城市的颜色?

文章见报后,市民、专家纷纷来电。《北京晚报》艺术图画版又开辟讨论区,随后刊发多个专版。这场讨论引起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相关领导做出批示,相关部门成立临时班子开会研讨。

经过晚报的后续追踪报道与多轮讨论,关于北京城市色彩的设计有了统一的意见,核心就是《北京晚报》提出的“灰调复合色”概念。

随后,2000年11月,由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北京城市建筑物外立面粉饰推荐色样》发布,明确北京城市建筑物外立面的色彩主要采用以灰色调为本的复合色,以创造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环境。

“有人担心,灰调复合色的建筑不够现代、活力不足,北京将披上灰装、穿上灰裳,成为灰色的北京。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当时政府相关负责人解释:以灰色调为本的复合色不是一种单纯色,也不是传统的灰砖色,而是现代的、复合的色彩系列,包括红色灰、蓝色灰、黄色灰等各种颜色的“彩色灰”。

对城市基本色调的大讨论从北京蔓延至全国。

当时即有业内专家评论称:此事表明我国的城市建设“已告别了单纯的盖楼时代,标志着城市色彩意识的觉醒,北京给全国城市建设开了个好头”。

“北京的现代单体建筑体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如果不进行色彩控制,反差过大、杂乱无章的城市色彩就会造成视觉负担,感官刺激,甚至成为色彩污染。”时任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主任阜柏楠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的一席话,此后逐渐成为共识。

2002年,当北京开始规划长安街上最后10块建筑规划空地时,除了确定建筑轮廓和艺术风格,对于建筑颜色也有了明确的导向。方案建议,建筑颜色应以米色、浅米色等调和色调为主,对比色调为辅,并根据不同环境和建筑功能适用相协调的明亮度,色调可以明快些。

可以看到,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外立面基本保留了1959年的设计式样,高大的石柱、大理石和玻璃墙面庄重大方,老馆的琉璃檐口与新馆的仿铜处理金属板檐口相得益彰,古朴典雅。

丹韵银律

城市色彩的“高光”时刻,无疑是跻身总体规划之时。

2017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规中明确提到:

——加强城市色彩管控。充分汲取古都五色系统精髓,规范城市色彩使用,形成典雅庄重协调的北京城市色彩形象。

——建立城市色彩引导管理体系,重点管控老城、三山五园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其他重点地区城市色彩。

——对建筑、设施、植被、路面等提出色彩使用指导意见,发挥城市色彩对塑造城市风貌的重要作用。

“这款条文的规定,高度凝练了北京城市色彩的研究和规划成果。”中央美术学院高精尖中心研究员王京红曾参与相关工作。在《城市色彩三部曲》一文中,她认为,总体规划要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的问题,而北京城市色彩规划要解答的,是“首都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难题。

这个问题,在2020年印发的《北京城市色彩城市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中有了更详细的解答。

《导则》开篇定调——**北京城市色彩主基调为“丹韵银律”。从色彩学的角度看,就是由“丹韵”引导的红色系与“银律”引导的灰色系两大色系,**让暖与冷和谐交融。

作为“两轴”之一,长安街在《导则》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导则》强调,长安街的色彩要分段分项定位,复兴门至建国门地段集中展示首都风范与古都风韵相辉映的街道色彩形象;在复兴门与建国门外,整体凸出北京时代风貌街道色彩形象。

所谓“首都风范”,意为气势恢弘、庄严敦厚;而“古都风韵”,是以红橙色为核心,以暖灰色调环绕。

“时代风貌”即当下北京的色彩容貌。当金属构件与淡蓝色、微绿色玻璃幕墙被广泛使用,熠彩城市正在成为新建城区色彩风貌的趋势。

高楼林立的北京CBD中心区。摄/北京日报记者 邓伟

建筑色彩的背后,是历史文脉的延续。

保护长安街历史建筑风貌色彩,被列入《导则》之中。长安街两侧的建筑以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为主,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个体,应作为重要保护对象,周边建筑色彩应与之协调。

难能可贵的是,《导则》还将长安街沿线色彩现状还原在一张色卡之上。这些丰富的色彩和而不同,宛如跳动的音符,谱出一首独属于长安街的动人乐曲。

长安街沿线色彩现状还原。图源:《北京城市色彩城市设计导则》“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建筑外观色彩,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性格、居民的喜好,甚至文化上的追求。”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曾这样说。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五六十年代提出的“庄严、美丽、现代化”的规划方针,还是近些年提及的“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风格,这条“神州第一街”,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它的色彩,远不止赋予城市外在之美,更丰富了首都精神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