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发生率5%-12%。该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以妊娠20周后新发高血压及终末器官损害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十分复杂,涉及了多个器官和系统,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全身各脏器各系统灌注减少。可导致重度高血压不可控制、高血压脑病和脑血管意外、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子痫、心功能衰竭、肺水肿、HELLP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胎盘早剥和胎死宫内等重症表现,严重并发症是目前子痫前期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什么是重度子痫前期
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伴蛋白尿≥0.3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定义为子痫前期,伴以下任意一条即可定义重度子痫前期:
1) 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10mmHg;
2) 血小板减少<100x109/L;
3) 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水平为正常值2倍以上),严重持续性右上腹或上腹疼痛或 右肋痛,不能用其它疾病解释,或两者均存在。
4) 肾功能损害(血肌酐≥1.1mg/dl或无其它肾脏疾病时肌酐浓度为正常值2倍以上;
5) 胸痛,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
6) 新发头痛(药物治疗不能缓解且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
7) 视觉障碍
二、什么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重度子痫前期发生于妊娠34周之前者称为早发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重型,母体病情发展快、并发症重,新生儿孕周小、出生后并发症多、存活率低等,对母婴影响大。
三、哪些人容易得子痫前期呢?
重度子痫前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子痫前期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及多通路致病的疾病,但是有一些因素会使孕妇患该疾病的风险增加,它包括:
1. 中危因素:
1)孕妇年龄≥35岁: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患重度子痫前期的风险也会增加。
2)初产妇
3)肥胖(BMI≥30kg/m2)
4)子痫前期家族史(母亲或姐妹)
5)个人病史因素(低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分娩史);前次妊娠不良妊娠结局;距前次妊娠间隔时间≥10年)
2. 高危因素
1)子痫前期病史(尤其伴有不良妊娠结局)
2)慢性高血压
3)多胎妊娠
4)1型或2型糖尿病
5)肾脏疾病
6)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温馨提示:不是每个子痫前期孕妇都存在所有的风险因素,多数子痫前期见于无明显风险因素的所谓"健康"**孕妇。
四、哪些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1.****高血压:**同一手臂至少2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
1)孕早期收缩压》130 mmHg或舒张压》80 mmHg为子痫前期高危因素,妊娠20周后监测血压,初次测量血压有升高者,可间隔4小时或以上后再复测,测得数值与自己基础血压对比,如升高30/15mmHg,尽管低于140/90mmHg,也需严密监测及观察。
2)也可进行翻身试验进行判断,即在孕妇左侧卧位时测血压直至血压稳定后,翻身仰卧即平躺5分钟再测,若平卧时舒张压比侧卧时≥20mmHg,提示子痫前期的征象。
3)孕中晚期血压通常逐渐升高,在妊娠20周后某个时间达到高血压的范围(≥140/90mmHg)。在达到高血压范围前的1-2周,血压经常处于135/85mmHg左右。但有些患者会在孕34周前、分娩时或产后突然发生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2.****蛋白尿:**高危孕妇每次产检均应检测尿常规,孕妇的尿液中会出现蛋白质,这是重度子痫前期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在检查清洁中段尿标本时可发现蛋白尿,正常孕妇不应该出现蛋白尿,注意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羊水污染,如结果显示高于正产范围,需遵医嘱进行24小时尿蛋白的留取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3.****水肿:**孕妇的四肢、脸部、腹部等部位会出现水肿,这是重度子痫前期的第三个常见症状。
大概有80%的孕妇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虽然水肿不是现在诊断的标准,但是过度水肿或者颜面部足手肿胀严重,可以提示病情进展,甚至是早期首发的表现。在监测水肿的同时,需要监测体重增长。
4. **头痛:**部分人会有头晕,头胀,头痛,夜间睡眠差症状。头痛可能位于额头、枕部或两侧,或呈弥漫性。疼痛性质通常为跳痛或搏动痛,但也可能为刺痛。
**5.****视觉障碍:**孕妇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眼花、双重视觉等症状。
**6.****上腹痛或胸骨后疼痛:**其特征为严重的持续性疼痛,常始于夜间,疼痛最强的部位通常位于下段胸骨后或上腹正中,可能放射至右肋部或背部。有时也会出现恶心和呕吐。
7.**子宫胎盘功能障碍:**因为子宫胎盘灌注减少而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死胎。可能出现相对应症状如自觉胎动减少,宫高腹围无增长,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流血等。
**8.****肺水肿:**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喘息、焦虑/躁动、胸痛、心悸或多汗。
当出现头晕、头痛、视物异常、上腹部不适、胸闷及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是病情严重的表现,血压多高于160/110mmHg,随时演变成子痫前期甚至子痫,引起不良的妊娠结局,需即时就医。
五、子痫前期是如何影响胎儿的呢?
母体通过胎盘运输养分给胎儿,养分大多数以血液的形式供给,以子宫螺旋动脉为媒介传输。子痫前期导致子宫螺旋动脉管径变细,导致胎盘灌注减少,母体运输给宝宝的养分不足,就容易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甚至是胎儿死亡。
六、诊断重度子痫前期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电子胎心监护;超声胎儿、胎盘、羊水等。视病情发展、诊治需要酌情增加以下有关检查:眼底检查;超声影像学检查肝、胆、脾、胰、肾等脏器;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心脏彩超及心功能检查;脐动脉血流、子宫动脉等多普勒血流监测;头部CT或磁共振等。
七、预测与预防
1、子痫前期的预测对于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降低母婴死亡率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无特别有效、可靠和经济的预测方法。首次产前检查应进行风险评估,主张联合多项指标综合评估预测,尤其要联合高危因素。
(1)高危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孕妇年龄≥35岁、子痫前期病史、抗磷脂抗体阳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或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初次产检时BMI≥30kg/m2、子痫前期家族史(母亲或姐妹)、本次妊娠为多胎妊娠、首次怀孕、妊娠间隔时间≥10年以及早孕期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等均与子痫前期密切相关。
(2)生化指标包括可溶 性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 ,sFI-1)、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growth factor ,PLGF)、胎盘蛋白13( placental protein 13 ,PPI3)、可溶性内皮因子( soluble en-doglin ,sEng)等。生化指标联合高危因素,有一定预测价值。
(3)子宫动脉多普勒血流检测:妊娠11-13+6周时进行,如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持续升高或出现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等病理波形,有助于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
2、对低危人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对预测发现的高危人群,可能有效的预防措施有:
(1)适度锻炼:妊娠期应适度锻炼,合理安排休息,以保持妊娠期身体健康。
(2)合理饮食妊娠期不推荐严格限制盐的摄人,也不推荐肥胖孕妇限制热量摄入。日常注意饮食结构,补充优质蛋白;营养要均衡;避免过度肥胖,避免吸烟。
(3)保证充足睡眠
(3)补钙低钙摄入(摄人量 <600mg/d)的孕妇建议补钙,每日口服1.5-2.0g。
(4)阿司匹林抗凝治疗 主要针对有特定子痫前期高危因素者。用法:可从妊娠11-13+6周开始,最晚不超过妊娠20周开始使用,每晚睡前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100 ~ 150mg至36周,或者至终止妊娠前5~10日停用。
(5)孕期规范定期产检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疾病严重发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延长孕周、确保母儿安全。
(6)孕期孕妈妈们可以在家自备血压计,监测血压变化;条件允许时可以参加孕妇学校,适当进行孕妇瑜伽。
八、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常规方法
子痫前期病情复杂、变化快,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均应住院监测、评估及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延长孕周、尽可能保障母儿安全。
**1.**监测和护理: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水肿和抽搐等症状,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准备。
2.一般处理: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不建议限制食盐摄入,以减少血压升高的风险。
3.药物治疗:予以降压、解痉、镇静、利尿、促胎肺成熟等。这些药物可以控制血压、降低抽搐风险、保护胎儿等。
4.终止妊娠:在病情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终止妊娠来治疗重度子痫前期。住院后医师会结合孕周、疾病严重程度与早产儿救治能力等情况综合分析,选择终止妊娠的孕周。
5.心理治疗:孕妇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以缓解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这可以通过与医生或护士、家人多进行沟通、听音乐或看书等方式来实现。
结束语:
重度子痫前期是一种复杂的妊娠并发症,了解重度子痫前期有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提高孕期保健意识,预防和及时处理重度子痫前期。
如果孕妇怀疑自己患者重度子痫前期或有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和风险并改善母婴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