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批 100 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公布,我国有 3 个地质遗产地入选,分别为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和桂林喀斯特。这些地质遗产地不仅是大自然的珍贵馈赠,更是记录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档案”,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植物庞贝城”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是一处成煤森林的特异埋藏记录,也被称作“植物庞贝城”。
约 2.98 亿年前,该成煤森林在生长时被倾泻而下的火山灰保存在现今的内蒙古乌达煤田两个煤层之间。火山灰内的高精度锆石定年结果准确地确定了这个成煤森林的年龄,使其成为最早的二叠纪成煤森林。在这里,植物残骸以异常完整的形态被保存下来,部分结构矿化甚至保留了植物内部的特征。通过科研人员的研究,已在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发现植物化石 50 余种,充分表明了该时期成煤森林的高度多样性和演化程度。
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首次发现于 1998 年,但直到 2003 年才被识别出是火山成因。此后,由来自英国、美国、捷克、德国和中国的约 30 名专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累计发表了 60 多篇关于其分类学、生态学和地质学的论文,国际科学界对该地质遗产地的深度研究仍在继续。截至目前,乌海“植物庞贝城”已囊括了 5 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实践复原、最丰富的同期成煤植物群化石标本收藏、最古老的苏铁植物、最丰富的瓢叶目植物群落、最多的化石植物整体重建,为古生物演化生命树增添了大量的新物种,也为我们了解地史时期的地球生态提供了独特而珍贵的窗口。
二、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中侏罗世恐龙化石宝库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四川省,是一处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遗址,占地约 7 万平方米,于 1972 年首次被发现。此后,这里建立起了亚洲和国内首个专题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
到目前为止,在该遗址已经发掘出 200 多具恐龙和其他脊椎类动物化石。其中,已鉴定出 26 属 29 种,涵盖了蜥脚类、剑龙类、鱼类、两栖类、龟类、鳄类等丰富的物种,组成了中侏罗世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落。这里不仅有着最为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也是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的重要代表。
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独特的恐龙骨骼结构,如蜥脚类恐龙的尾锤,剑龙的肩棘等,这些对于推断恐龙的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填补了恐龙进化史上的某些空白,为从各个方面研究恐龙及与其他脊椎类动物的关系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国内外的科学家对该遗址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已出版专著 10 余部,特刊 5 期,科普专著 5 部以上,学术论文 100 余篇,其科研价值和影响力可见一斑。此外,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已于 2008 年入选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三、桂林喀斯特——大陆型塔状岩溶的典范
桂林喀斯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大陆型塔状岩溶的典型代表,是华南地区岩溶演化末期的地貌展现。
桂林喀斯特位于南岭构造带中部,以秀美漓江及其支流周边的塔状及锥状岩溶地貌为主要特征,同时发育有许多洞穴。这里的地质形成过程受到了古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岩溶发育盆地。厚层碳酸盐岩、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及充沛的降雨,共同促进了强烈的岩溶发育。第四纪以来,该地区的差异性构造抬升塑造了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主要形成了塔状岩溶和锥状岩溶两种独特地貌。塔状岩溶或“地表流岩溶”在低地占主导地位,外源水汇入产生侧向侵蚀;而锥状岩溶或“垂直渗透岩溶”发生在地势较高处,地下水位较深,降水入渗产生垂向侵蚀。“桂林模式”是这种岩溶动态发育过程的典型代表,展示了岩溶特征的不断发展和演化。
不同于抬升较快的云贵高原,桂林地区地层稳定,构造抬升相对缓慢,这进一步增强了其科学意义,使其成为全球岩溶研究的重要参考。早在 17 世纪,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探险家徐霞客就探索了桂林岩溶的 88 个洞穴,并创造了“峰林”和“峰丛”两个术语。对桂林岩溶的当代研究则侧重于进一步了解岩溶动力学,建立“峰丛”和“峰林”同时演化模型。桂林喀斯特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和丰富的科学内涵,向世界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地球演化的奇妙历程。
这三处地质遗产地的入选,充分表明了我国在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它们不仅是我国地质遗迹的杰出代表,其科学价值和研究水准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并且目前的保护状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地质遗产是忠实记录地球 46 亿年演化历史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保护和研究这些地质遗产地,对于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地质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发展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契机,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这些珍贵的地质遗产地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的自然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