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3楼,《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的展厅里,一组文件和一个提包静静地躺在展柜里。
《共和国脊梁》展一角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乍看上去,这一组展品似乎显得平平无奇,但当你仔细阅读它们背后的展板,您会惊讶地发现,这组貌似普通的文件,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的直接见证。
了解新中国科技发展史的人都知道,这次会议的意义非凡: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举办的第一次大型多学科国际学术会议,被称为“新科学的起点”;
来自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科学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了各国的科学家代表;
大会使用中、英、法、西班牙四种官方语言,仅翻译人员就200名之多;
大会上成立了四大洲科学通讯联络组;
北京海淀区的“北京科学会堂”就是为了保障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而特地修建的;
《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布了会议公报;
……
北京科学会堂,1964年建成开放,邓小平题字来源丨北京友谊宾馆官网
这次大会,就是1964年8月21日召开的北京科学讨论会。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的“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得到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1963年9月,“世界科协(世科联)北京中心”成立,这是中国科协最早加入的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从此,中国科技界有了与国际科技界沟通交流的渠道和平台。
1964年3月5日,中国科协主席李四光和“世科联北京中心”主任张维向世界有关国家发出了《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邀请书》,主题为“有关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的科学问题”。
1964年8月21日,北京科学讨论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来源丨中国科协之声
这场北京科学讨论会从1964年8月21日起,到8月31日止,共进行了11天,来自四大洲44个国家和地区的367位科学家参与会议,大会上共提交了299篇论文,分别包括理、工、农、医、政治与法律、经济、教育、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在大会上,我国派出了以中国科协副主席周培源为团长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团。
1964年8月24日,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接见参加北京科学讨论会的中外科学家代表。来源丨团结报团结网
大会上,中国代表团钮经义、邹承鲁所报告的《从胰岛素A及B链重合成胰岛素以及A及B链肽段的合成》取得了该领域的重大突破;施雅风、刘东生所报告的《希夏邦马峰地区科学考察的初步报告》因为许多重要发现而呈现出极高的科技水准,以这两篇报告为代表的中国科研陈果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在1960年代,希夏邦马峰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没被征服的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这次大会召开前的四五月份,中国科学院和国家体委联合组织了对希夏邦马峰的科考活动,在活动中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标本,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刘东生院士捐赠的科考报告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这篇《希夏邦马峰地区科学考察的初步报告》正是由作者之一的刘东生院士捐赠的,现在正在3层的《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展厅里展出。除此之外,展厅中还展出了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的丁颖在会议期间所使用的文件包。为了参加这次科学讨论会,丁院士亲自到宁夏、甘肃、山西、陕西、新疆连续工作了3个月,并在会上作了关于水稻光温生态的学术报告,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丁颖院士在北京科学讨论会上使用的文件包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展览中,还展出了关于这次科学讨论会的剪报、大会议程以及相关地质旅行的说明书等材料,欢迎对中国科技史及这次会议感兴趣的观众朋友们来馆参观。
关于大会的剪报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大会相关地质旅行的说明材料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展览中关于大会议程的材料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在当时,我国的学术水平相对封闭和落后,也缺乏举办国际级的大型学术会议的经验。而这次科学讨论会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的国际科学讨论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国际科技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广受好评,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今年正值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60周年,世界科联来华召开第96次执委会。同时,国家科技传播中心2层正在举办“为科学而合作——中国科协与世界科联的合作”展览,观众朋友们来馆时,在参观2层新展的同时,也请不要忘记在3层的“共和国脊梁”展中,还有一批见证了当年首届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展品哦!
参考文献:
[1].科协岁月|60年前的今天,新中国第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召开→[OL].中国科协之声.2024.08.21
[2].中共中央“向科学进军”号召的提出与九三学社的响应[OL].团结报团结网.2021.07.11
[3].历史回顾 | 一九六四年北京科学讨论会[OL].中国科协新技术.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