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汪品先院士《科学与文化》新书发布——院士畅谈创新的文化源头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创

作者:刘颖颖

摄影:杨浦东

“假如这本书能够

对于科学文化创新有一点启发,

能够引起社会的一点关注,

那就是对它最大的奖赏了”。

9月23日,《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新书发布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新书作者,88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如是说。

新书发布会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韩志强,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赵军出席并致辞。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与文化》一书,内容源于汪品先自3年前在同济大学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科学与文化”。当时,为了重拾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弥补中国传统文化文理脱节的问题,汪品先开设了这门课程。他说,他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起一座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小木桥”。书中凝聚了汪品先院士多年来对科学与文化的深度思考,传递了“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元素”的理念,以科学家的立场,逾越文理界限,探讨科学和文化关系,倡导科学文化氛围,启发读者对于科学创新的热情,激发思想碰撞,拓展思维边界,加强人文思想熏陶,塑造科学文化精神。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化学家钱旭红,知名科普作家、天文学家卞毓麟,新华社记者张建松等作为嘉宾与汪品先围绕着科学文化创新源头进行了观点分享。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江世亮主持分享会。

科学文化本相融 科学创新的土壤是文化

汪品先院士提出,科学与文化的关系,需要我们从最根本处去思考,科学是生产力,需要好奇心,科学也是文化。“我们要认清创新的源头,要认识科学与文化的关系,科学创新的土壤是文化。” 在《科学与文化》一书中,他花了很多笔墨从人类的视野、世界的海洋、科学家的好奇心等角度,展现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就是为了说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共性,以此呼吁大家重新认识科学与文化的关系,重视科学文化土壤的培养。

“科技与人文就像人的左右手,哪个都不可或缺”,钱旭红院士同样认为科技和人文必须融为一体。他建议,科技工作者要懂点人文,这样能有更高的理解欣赏能力;同时人文工作者要懂点科技,从而理解科技发展规律和其中所承载的精神。“只有文理互融相通,才能真正有原创的新文化。” 他同时认为,西方科学技术在文化中是“显性基因”,而中国的科技则是“隐性基因”,在文化中从未中断。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是没有科学,只是一直藏匿于历史长河中,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扬光大。

“文化对于创造性的推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整体的文化状态和氛围对于创造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郑时龄院士从文化环境对创造性影响的角度提出了他的思考。他认为,创造性需要环境的培育,尤其是具有创造基因的文化的培育,因此整个社会对文化影响力的认知很重要。

“这是一本会让你多想想的书。” 卞毓麟老师说,他拿到书后整整读了三天不愿放下,“他不说套话,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见解独到,有成为经典作品的潜质。”

在新时代打造海陆结合的新文明

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汪品先试图通过《科学与文化》一书,从历史的深处回答“李约瑟之问”。“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本质上是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差别”,他认为两个文明各有千秋:起源于希腊的海洋文明崇尚个人、开拓、竞争;而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大陆文明主张集体、传承、包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发展方向的差异。在书中,他选取了教育、文化和语言三个角度,来解读东西方科学与文化的差异,提出了“要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创造海陆结合的现代文明”的主张。

“现在,人类发展向何处去?这就是科学与文化面对的问题。”汪品先在其新书最后为读者留下了这个深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