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国最美乡村”的千年治水智慧→

水库大坝之声
为中国水利水电行业提供全方位、权威水库大坝新闻和观点。
收藏

近日

2024年(第十一批)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

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

徽州堨坝和婺源石堨

联合申报的中国古堨

陕西汉阴凤堰梯田

重庆秀山巨丰堰

等工程申报成功

察关水口桥

让我们一起走进

“中国最美乡村”婺源

走进婺源石堨

了解这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石堨,是一种遵循“深淘滩、低作堨,宽砌底、斜结面”思路进行设计的古老水利工程,一般建在河流较窄、水位落差较大的地方,以坚固岩体筑坝,拦截水流,提高水位,以进行灌溉或提供水源等。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处于与皖、浙两省交界的山区,因山区水系发达,村庄依山傍水而建,村民沿水而居,因水而作,沿溪河修建了大量的石堨,遍布全县水系。

庙下堨

不同于黄山徽州区的古堨,婺源县的古堨大都修建在小河溪流上,其规模较小,在当地被称为石堨(hè)。其中石坝长5米以上、水位上下高0.5米以上者,共计2052座,低于此标准者,不计其数。石堨沿河流上下游梯级修筑,灌溉农田,蓄水养鱼,便民生活,涵养生态。

鸿庙堨

婺源石堨工程范围涉及16个乡(镇)和1个街道(蚺城街道办),石堨自流灌溉耕地面积113790.07亩。

婺源石堨,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距今至少1600余年历史。其在数量、类型、时间、传承,及原真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方面,都遥遥优先于国内外其他地区,实属灌溉工程里的稀世珍品。

婺源在春秋战国时属于吴楚交界之地,秦汉属鄱阳县,相对中原而言,被称为蛮夷地,土著居民以越族人为主体,族群复杂。中原汉人是东汉后期开始南迁江南地区,两晋时期北方战乱、动荡不安,有大量的汉人向南迁入婺源境内。

东晋元帝时期,詹氏先祖詹康邦、詹成邦和詹敬邦三个人就来到婺源,开垦荒地,发展水利,从事农业生产,极大的促进了婺源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外来移民对婺源县的开发,也使得婺源地域建立起了独立的县制。

《婺源县志》记载:“婺源为邑,由唐迄今五百有余年矣。”隋末,詹氏始祖詹初迁居庐源(今庐坑),是婺源县文献记载的最早记录。詹氏定居庐源之前,已经有郑氏定居于此。据詹氏宗族相传,位于庐坑村社庙旁边的郑家堨,是南北朝时郑家村人所修建,虽然郑氏已远离,然而詹氏仍称此堨为郑公陂或者郑家堨。

郑家堨

宋元以后,婺源的水利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兴建了很多石堨。位于汪口镇的平渡堨最早就建于宋代,明清以后婺源石堨进一步完善。据《婺源县志》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有石三百余座,如结竹、杨树堨、十亩坵堨、湖堨、匏丘堨等。民国时期,婺源县石堨由明清时期的三百余座增加到了七百余座,如瓦窑堨、水碓堨、董家坞堨、罗家堨等。

官桥水碓堨

婺源石堨类型多样,功能多种,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工程统筹考虑区域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耕地资源、山地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建设。

彩虹堨

**理念先进。**婺源石堨工程规划时就统筹考虑到当地的位置高程、水文条件、耕地面积、渠系开发难易度、村庄规模、人口数量、生产要求等,按照“小而精、大而全”“先易后难”“遵循自然规律”的思路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

**选址科学。**婺源石堨工程选址多位于河道的喇叭口形状(上游宽下游窄或河道拐弯处),俗称“水口”位置;同时充分利用河床的原始石基,结合石堨的直形、拱形结构,有效保障石堨工程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察关水口堨

**结构巧妙。**在石堨工程设计时,婺源古人遵循“深淘滩、低作堨,宽砌底、斜结面”的设计思路进行施工。石堨施工的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主要有条石、块石、片石、砾石和沙子等,环保可靠;选择不同宽度和长度的岩石,打造成方形;以长短不一的块石交错布置,辅以片石、砾石和沙子填充,人工夯实,形成一个整体,相互嵌入的块石、片石、砾石和沙子都能够有效传递水压力;同时石堨建设规模适中,合理拦蓄水量,确保了石堨工程的坚固久安。

**梯级开发。**婺源石堨工程沿河流梯级布置,拦蓄河水,抬高水位,灌溉耕地,供给村庄生活和消防用水,涵养片区生态,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管理科学。**婺源石堨工程十分重视“技术+管理”相结合的理念。工程以民修为主,辅以官修民护,重视工程技术的运用,注重工程的维护与管理,开创并完善了石堨工程科学管理体制,展现了民众的集体智慧。

看似寻常,实最奇崛

这些“其貌不扬”的石堨

蕴含的科学价值和哲学内涵

不仅是婺源山民

在长期农耕生活中经验积累

的重要体现

更是中华文明强大生命力的彰显

评论
高金路
太傅级
兴修水利,节约用水,利国利民。
2024-10-13
杨朝林-2
太傅级
2024-10-12
杨朝林-2
太傅级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