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总师
梦想的起点
1970年的春天,一颗卫星划破了宁静的夜空,它叫“东方红一号”,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当时,一个名叫周建平的13岁少年仰望着这颗璀璨的星星,在心中悄悄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机遇与转折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给了周建平展翅高飞的机会,原本初中毕业就去当挖矿工人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被当时的长沙工学院(现国防科技大学)录取,攻读飞行器结构强度专业。随后,他继续深造直至获得博士学位,最终留在国防科技大学本专业任教。
时间快进到1992年,国防科工委开始组织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凭借广博的学识,作为教授的周建平被选中,成为全组最年轻的研究员。论证里争论很多,周建平也获益良多。经过半年的论证,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三步走”战略为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规划了蓝图,但对周建平自身而言,论证只是一个短暂的工作,结束后周建平回到学校继续当老师,彼时的他没有想到,未来有一天自己会真正投身到载人航天事业中。
快速转型与挑战
到了1999年,周建平调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仅一个多月后,就随试验队前往发射场,参加神舟一号发射任务。从那一刻起,周建平便踏上了他的航天征程。在这期间,他边摸索边学习,像块海绵一样,不断吸收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团队花四个月时间解决了神舟一号在发射场上出现的上百个质量问题。直到1999年11月20日清晨,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成功飞入太空,并完成了各项关键技术验证,成为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压在周建平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高标准与严要求
神舟三号飞船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导通测试(对电气系统进行连接性检查)时,周建平和他的团队面临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但实则关键的问题:其中一个插座的一路信号不通。虽然飞船设计中有冗余措施,设置了两路信号,即使单一路信号出现问题也不影响整体运行,但周建平坚持高标准,决意彻底解决问题。为此科研人员对所有可能的故障点进行了全面测试,除了那一个故障点之外,其余上千个点都显示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周建平决定更换所有相关的插座部件以确保万无一失,因此,试验队最终选择撤场,重新研发新的插头,把几十个插头全部换了一遍,这就导致神舟三号发射时间推迟了三个月。但当飞船再次回到发射场时,所有测试均未发现问题,神舟三号最终顺利升空。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坚持标准和理念,奠定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础。
这份坚持,也被带入到神舟七号的发射中。此时,周建平已经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实现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太空出舱,这一壮举的关键在于研发一套能够保护航天员免受极端太空环境威胁的舱外航天服。俄罗斯制作工艺成熟的舱外服需要花费两年时间,而中国则要从零开始。制作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极端的温度变化,还要保证微重力环境下移动的灵活性和生命支持系统的高效运作。任务异常艰巨,但为了实现让航天员穿上中国制造的舱外航天服的目标,周建平领导团队集结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包括材料科学、结构工程、纺织技术等多个学科,共同攻克难关。通过跨领域的合作,仅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我国就自主研发出了能够满足所有要求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翟志刚正在出舱
周建平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杰出科学家和技术领导者,还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如今,周建平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充满信心,他说,宇宙那么大,我们人类应该去看看,我们中国人更应该去看看。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稳步向前推进中国的航天梦想。
内容综合于湖南日报、央视网等
(科学性审核:郑永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