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特别讲求筑山理水,山石景构筑了园林景观的骨架和基础,而水景是园林的脉络。其中,“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常见的园林模式,其由宽阔的水景铺陈,湖上矗立三座小岛,岛上建筑景观各有形态,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受,自秦汉起,其代表的大水面格局就注入到中国园林的血脉,传承两千年有余。
从秦代的兰池,到汉代的建章宫太液池、北魏的华林园天渊池、隋朝的大兴宫后苑、唐朝的大明宫太液池,再到元朝的大都太液池、 明朝的玄武湖、清朝的圆明园蓬岛瑶台、 清漪园昆明湖,都是典型的“一池三山”园林造景模式。
秦兰池
秦始皇派徐福东渡求长生之药不成,退而求其次,引渭水在兰池宫中开凿一大水池,象征东海,池中堆筑岛山,名蓬莱山,以模拟蓬莱、瀛洲的神仙境界。
这种创举是求仙思想在空间上的首次体现,是中国园林史上首次以人工方式堆山、挖池象征仙境的做法。
汉沧池
受到秦始皇的启发,汉高祖刘邦在兴建未央宫时,也曾在宫中开凿沧池,在池中筑岛,是皇室贵族观景游乐和举行欢宴之处。
据文献记载:“未央宫有沧池,言池水苍色故曰沧池”。
《三辅黄图》记载:“沧池中有渐台,高十丈”。
汉建章宫太液池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在长安建造建章宫,于其西北仿效秦始皇的兰池宫,开凿了一座由渠引昆明池水形成的人工湖,占地10顷,象征北海,起名太液池,又名泰液池、蓬莱池,寓意池水漫漫、水面宽广。
《史记·孝武本纪》:“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池北岸有人工雕刻而成长3丈、高5尺的大石鲸,西岸有6尺长的石鳖3枚,另有各种石雕的鱼龙、奇禽、异兽等。池中建有渐台。为了求神祈仙,汉武帝还在池中筑有三座假山,以象东海中的瀛洲、蓬莱、方丈三座神山。
太液池湖光水色,山水相映,景色宜人,是建章宫中著名的风景区,为皇帝游乐胜地。同时,其也为建章宫提供了大量蓄水。
太液池遗址发掘的石鲸(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汉代太液池的修建,标志着自秦以来开创的“一池三山”的中国园林模式发展成熟。
汉代开凿的太液池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自此之后,“一池三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的主要模式,延续了2000余年,同时也影响了日本、韩国的皇家园林建设。
唐大明宫太液池
1 发展沿革
唐太液池,又名蓬莱池,始凿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兴于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宪宗时期又征调宿卫禁军浚通并在池周边造环湖长廊400余间——“昔日太液池,廊庑四百间”,长廊之内又修亭台,亭廊相接,曲径通幽,直到唐末被废,后因历史变迁,终被淤塞和填埋为平地。
唐大明宫太液池位置图
2 水域范围
太液池位于唐城内庭中心地区,是大唐王朝最重要的池苑。大明宫分为前宫和后宫,后宫是以太液池为中心而布局的,是宫廷的皇家园林景区。
太液池引浐水经龙首渠东渠入城形成湖泊,水深面阔,“周数十顷(17.3万平方米),池中有蓬莱山,崭绝,上自然有奇草异卉,鱼鸟所集。”分为东、西两池,中间有渠道相通,西部还有水道槽渠。
经考古发现,西池面积较大,其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多米,面积约有14万平方米,位于宫城北部的中间,为太液池与蓬莱岛的主景部分。
东池面积较小,却呈现南北长、东西窄的形状,长和宽分别是220米和150米,面积约3.3万平方米。池的东岸距离东墙仅5米左右。池中现有一建筑基址。
根据池岸和池底最低处落差判断,池水当时应有2~3米深。而今蓬莱岛的位置和范围已得到确定,而其他两座岛屿的位置未能得知。
太液池复原图
3 景观布局模式
唐太液池充分继承汉代“一池三山”的布局方式,体现了“以水定心”的景观布局模式。
太液池是大明宫园林区的核心区域,围绕东西水体在周边设有大量亭、廊、阁、楼等园林建筑,形态设计巧妙,与麟德殿、紫宸殿、蓬莱殿等大型建筑相得益彰。环池四面均有景可观,是消暑避夏及临水游赏的核心区域;内部设有蓬莱岛,靠游船与陆地交通,岛中植被繁盛,中间设有太液亭,作为全园中心景观。
考古探勘在太液池西池南岸和西北岸边以及蓬莱岛发现了大量柱洞和多处夯土遗迹,都是沿着池岸密集分布的,判断是骑岸跨水的水榭建筑。
同时,在太液池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了莲花、叶子、花蕾的遗迹,表明太液池内曾广植荷花,这也可以从历代诗人的吟咏中窥见一二。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白居易《长恨歌》
宫连太液见沧波,暑气微消秋意多。
一夜轻风蓣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王涯《秋思》
唐大明宫太液池遗址淤泥中的荷叶遗迹
4 蓄水排洪
根据考古发掘,太液池岸分布有廊道和房舍、沟渠和排水管道等遗迹,说明太液池在当时兼具蓄水排泄功能,可以有效解决皇宫雨季积水与生活用水问题。
5 遗址发掘
从1950年代开始,太液池先后进行过三次集中勘探发掘。由于太液池遗址保护较为完整,遗迹遗物埋藏丰富,出土文物种类多样,长方砖、方砖、透雕龙纹石栏板、板瓦、筒瓦、瓦当、釉陶器、三彩器、铜钱等数不胜数。这也让太液池遗址成为了大明宫遗址内出土文物最多之处。
同时,太液池遗址的发掘,对于我国古代宫廷水系制度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
秦代肇始、汉代成型、唐代成熟的“ 一池三山”园林布局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之美,充分展示了大水面布景的灵动、缥缈,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具生机、活力,为后人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