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注意!有一只蜂正在向你靠近……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原创
快乐爱动物,开心涨知识!
收藏

慵懒的午后,窗边一只的到访,可能会让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黑黄相间的“警戒”色触发了我们的警惕——蜂在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有的体型娇小,有的硕大无比;有的在花丛中采蜜,有的挥动着大颚啃咬树皮,还有的竟把巢建在你的家里。

图为飞行的黄脚胡峰

作为我们的“野生邻居”,相遇总归是无法避免,该如何安全地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呢?一下子让人爱上这些“危险”的蜂好像不太现实,但可以通过逐步的了解,减少对于它们的恐惧,从而实现和谐相处。

蜂是膜翅目除蚂蚁外数十万种动物的统称(蜜蜂和蚂蚁是近亲!),它们有很多种类,生活方式也多姿多彩:有的吃素,有的吃肉,有的寄生别的昆虫,有的和植物共生……其中我们最常见也是最熟悉的,是蜜蜂科和胡蜂科两大家族。

蜜蜂

目前人类已知的蜜蜂种类大概有3万种,蜜蜂有小个子(淡脉隧蜂),也有大个子(熊蜂),其中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两个物种。

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而且是中国特有亚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山区,是以杂木林为主的森林系统群落以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生产百花蜜。

中华蜜蜂

跟类群的蜂相比,蜜蜂算得上是“温和派”——它们以花蜜和花粉为食,在采集的过程中还能为开花植物授粉。

相处指南

虽然有着毛茸茸的外表,但作为蜂类家族的一员,蜜蜂是会蜇人的!雌性蜜蜂的产卵管特化成了蜇针,平时缩入体内,受到威胁时会用来自卫。

蜜蜂的蜇针上有细密的倒刺,扎入皮肤后,会留在创口上,还顺带会把蜜蜂的毒腺一起拔出,蜜蜂也会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蜜蜂不会轻易发起攻击

如果不慎被蜜蜂蜇,不要试图把毒针从皮肤里掐出来,这样会挤压到毒囊,使蜂毒进入皮肤;建议使用指甲或镊子夹住蜇针底部拔出;蜇伤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和刺痒,可以涂抹镇痛止痒的药膏,用冰块敷在创口也能帮助消肿止痛。

胡蜂

胡蜂在蜂类家族中可是个狠角色!它们有粗壮锋利的下颚,体表光滑坚硬,具有比蜜蜂科更强的攻击性。

你能发现隐匿在叶绿之中的

金环胡蜂巢吗?

胡蜂幼虫以肉类为食,所以成年胡蜂会捕食括蜜蜂在内的其他各种小型动物满足幼虫成长发育的需求。成年胡蜂也喜爱甜食!会取食水果,吸取栎树等植物富含糖分的树液等。

胡蜂、马蜂、黄蜂,傻傻分不清楚?

胡蜂是胡蜂科5000多种蜂类的统称,通常还会被叫做:马蜂、黄蜂,但是在分类学上,胡蜂、马蜂、黄蜂各有所指。

胡蜂科包括胡蜂亚科和马蜂亚科以及蜾蠃亚科等,胡蜂通常特指胡蜂亚科的种类,马蜂特指马蜂亚科的种类,而黄蜂通常是指胡蜂亚科下的黄胡蜂属的物种……

太复杂了,如果分不清,就都叫胡蜂准没错!

马蜂蜂巢

不管是胡蜂还是马蜂,都会使用嚼碎的植物纤维混合唾液的纸浆筑巢,材质就像草纸,巢脾多为水平方向。不同的是,胡蜂蜂巢,体积大,有多层巢脾。

黄脚胡蜂雌蜂体长15毫米左右,呈黑色,触角为赤褐色;颊、颜面下部为赤褐色。

飞行的黄脚胡峰

黄脚胡峰的巢呈球状,多在树冠层,比较显眼。

访花(盐麸木)的黄脚胡蜂

变侧异腹胡蜂体色为黄褐色;体型较其他长脚蜂细长;下图是发现于本土物种保育区的变侧异腹胡蜂巢,如果你俯下身来,会发现它们的巢多在灌丛的顶端位置。

我们可以来仔细观察金环胡蜂——它们是体型最大的蜂,巢一般在地下。

金环胡峰

马蜂巢的体积并不大,有单层巢脾,下图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巢穴的结构。

陆马蜂的蜂巢通过巢柄倒挂,会在巢柄位置混入自身分泌的化学物质,防止蚂蚁的攻击。


陆马蜂蜂巢

为了防雨,陆马蜂的蜂巢多选址在窗台屋檐等地。

黄边胡蜂头部除额部色深外,全呈桔黄色,会在树洞营巢。

树洞营巢的黄边胡峰

舔舐栎树树汁的黄边胡峰

相处指南

绝大多数的胡蜂蜇人事件,往往是由于人类意外侵犯胡蜂巢域或者盲目冒犯导致的,“人不犯我我不蜇人”的“原则”在胡蜂这依然成立。

而且胡蜂在发起攻击之前会通过身体振动,和一下一下的点头动作警告,如果不起效果,才会群起攻之。与胡蜂巢保持三米以上的距离,是最明智的做法!

泥蜂

泥蜂食性、外形与胡蜂相似,最典型的特征是腹柄尤其细长,不过与群居的蜜蜂、胡蜂不同,泥蜂是独居它们用湿润的泥土筑巢,用唾液混合泥土咀嚼成小泥球,方便搬运,将泥球堆砌抹平,就能盖好一间土坯房,外形看起来就像个土疙瘩。

通常泥蜂也喜欢将巢建在屋檐或窗台等避雨的地方,开放的阳台和走廊是它们喜欢的场所。

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等泥蜂幼虫成熟后自行飞走,毕竟人家盖个房子也不容易!

蜂类是个大家族

还有太多上文其他没有提及的蜂类有待我们的观察,比如长木蜂通常在竹竿中筑巢,在竹节中上部啃出圆形的洞口,利用竹节的空隙产卵。我们还可能能发现切叶蜂的踪迹,切割植物叶片和花瓣,然后将叶子和花瓣卷起来筑巢,蜂类与大自然的联系远超我们的想象。

但仍要记得,保持友好的距离,是更好的相处方式哟!

为什么要关注蜂?

2024年全国科普日的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我们常常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蜂类的存在,恰逢全国科普日作为认识蜂类的宝贵契机,我们对蜂类生物多样性或许可以有更多的了解。

蜂类与环境中其他物种,已经形成了微妙又密切的联系,既有有合作和竞争的关系,又有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这些关系形成的复杂网络,是自然运作的基础——关注蜂类,意义深远

评论
臭皮匠心
学士级
当一只蜂靠近你时,保持冷静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记住,了解蜜蜂的行为和习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这些自然界的小居民和平共处。
2024-10-31
臭皮匠心
学士级
当蜜蜂靠近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并避免做出突然的动作,以免激怒它们。如果您不确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最好的做法是远离蜜蜂并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您是养蜂人,了解蜜蜂的行为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些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您的蜂群。
2024-10-31
臭皮匠心
学士级
当蜜蜂靠近时,它们可能是在寻找新巢地、发出求救信号或者对人类气味作出反应。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蜜蜂的行为,并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应对。如果您不确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