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天生就很喜欢石头。作为高度进化的树栖动物的后裔,人类在演化中获得了操作工具的能力,而最早成为工具材料的就是石头。在人类的大脑进一步进化之后,石头还有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新用途——审美。
由于审美的标准相对主观,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人类的审美也发生了一系列流变,并随着不同文化的演化而产生了显著差异。但至少在刚开始时,原始人类的审美“基础模板”倒是相对一致:在他们看来,任何色彩鲜艳、闪闪发光、拥有罕见形态的东西都是美丽的,而不少石头恰恰具有这样的特征。
1最早的选择:赭石和孔雀石
最早因为审美原因被人们“相中”的石头,应该是暴露在地表的赭(zhě)石和孔雀石。
前者含有大量三氧化二铁,后者则含有大量氧化铜。在金属冶炼技术被发现之前,这两种矿物曾经被包括古中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地居民广泛地作为颜料。它们被磨碎后制成的红色与绿色粉末,大量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地方,从壁画到坟墓,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那时赭石与孔雀石的绝大多数用途,其实是在磨碎之后作为颜料,而不是单独用作观赏。
2真正的“宝石”:玉石
真正被人们作为“宝石”收藏,甚至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意义的“石头”,其实是玉。
图源:Pixabay
虽然单从成分来看,大多数玉不过是三氧化铝与硅酸盐的混合物,并不怎么稀罕,但它们的色泽和光滑坚硬的材质,却极易引起人们的喜爱。早7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古中国的原始居民们就开始制造玉器。最初的玉器不过是经过简单加工、中间被凿出一个孔洞(用于穿线)的简单饰品,但很快,玉就被人们加工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样:在良渚文化时代,玉器已经出现了较为复杂的纹路,并被打磨成了环、管、珠、琮(cóng)等形态。
而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更是出现了刀、戈、圭等形态的玉器——当然,虽说后来孔子声称“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但这些玉制兵器更有可能是宗教或者礼仪用具,而非实用品。商代之后,玉石更是被普遍用作各种雕塑材料,在这一时代的遗址中,经常可以发现大量人、动物乃至鬼怪形象的玉石造像。
随着玉石需求量的逐渐增大,东亚地区有限的玉储量逐渐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亚洲最早成规模的“国际贸易”路线——“玉石之路”也就随之形成。
这条比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更早的贸易路线其实并不是某条特定路线,而是对当时东亚-中亚贸易活动的整体性描述:来自中亚地区的玉石(比如和田玉、黄玉)和其他宝石(比如阿富汗的青金石)被早期的商人们一路运载,在一次次转手贸易中逐渐进入东亚。也有一部分玉石来自南方云贵高原的交易路线,比如翡翠(硬玉)就有不少是在缅甸地区被开采出来,并随着南方贸易路线运入中国的。
3王侯贵族的爱好:水晶
到了商周时期,随着财富的集中和加工技术的发展,另一种“石头”也开始进入权势阶层的视野——水晶。
图源:Pixabay
这种天然二氧化硅结晶体,开始因为其透明的色泽和稀有特性而受到追捧。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博物馆里发现,在标明“战国”时期的展位上有时赫然会出现一只造型非常“现代”的“玻璃杯”或“玻璃盏”,看上去简直像是某种恶作剧。但事实上,这些器物确实是数千年前的工匠们小心翼翼地用整块水晶打磨而成的。
通常而言,质地纯正,没有气泡和杂质的水晶会被视为上品,用于制造王侯贵族使用的奢侈器具,因带有微量铁和铝而呈现出红、蓝、紫等色调的水晶则会被加工成较为次要的装饰品。
4异域的珍品:进口宝石
随着张骞通西域后东西方贸易的深化,从河中(现在的阿姆河流域)与波斯传来的一些在西方社会受到喜爱的宝石,比如祖母绿、红宝石等,也作为异域珍品出现在了中国达官贵人的宝库之中,而且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唐宋之后,宝石甚至已经成为一个较为重要的品类,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但仍无法和作为最主要商品的香料与纺织品相提并论)。在宋代赵汝适的地理博物类书籍《诸蕃志》中,我们就能从下卷(《志物》卷)中瞥见某些进口宝石的相关信息。书中提到了来自南毗国淡水江的“猫儿睛”(猫眼石),并认为这种宝石是“星照其地,秀气钟结”的产物,而来自中东的天然绿柱玉则与人工烧制、有着翠绿色泽的铅钡玻璃被一同称为“琉璃”,视为同一类宝石。
有趣的是,在这本书中,珊瑚也被视为一种宝石——当然,这么说倒也没错。毕竟,这些在珊瑚虫生长过程中留下的石灰质骨骼也确实可以算是一种“石头”,而在地中海和红海采集的珊瑚,往往会成为中原富豪用于炫耀财富的重要手段。在著名的石崇斗富故事中,双方所出示的奇珍之一就是珊瑚。由于运输、保存不易,越大、越高的珊瑚,往往越能卖出好价钱。
5园林观赏的需要:假山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宝石”之外,由于园林建造技术的发展,另一种对观赏用石的需求也开始出现——假山石。为了在园林中建造出形态多变的假山,富豪权贵们往往会中意于那些外形古怪、遍布孔洞的石头,而易受侵蚀的石灰岩正好符合了上述需求。
这类石灰岩通常有两种形成途径:被称为“干石”的石头,通常是在酸性红壤缓慢侵蚀之下逐渐形成的;而被称为“水石”的那一部分,则是在水体中受到侵蚀产生的。在各类假山石中,太湖石相对有名气,但假山石的产地远不止太湖一地,毕竟,优质的石头永远供不应求。除此之外,盆景的兴起也造成了对类似石材的需求,许多原本是喀斯特地貌中山脉残片的碎石就这么在经过加工后摇身一变,成为尺寸之地间的“山峰”。
6文人雅士的选择:砚石
另一种曾经受到中国人特别追捧的石材,则是砚台使用的砚石。由于古中国对于文学和文化的极度推崇,这种原本无特殊之处的磨墨储墨工具做工变得越来越精细,装饰和雕刻也越来越多,其原材料自然也踏上了不断精益求精的演化道路。通常而言,优秀的砚石被认为应当是坚固、纹理细密、不易开裂且密度高的沉积岩和变质岩,这样才方便进行进一步加工与储存。经过数个世纪的竞争与流变,市场上出现了端石、歙石、洮石和红丝石等几种相对著名的砚石。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喜欢附庸风雅、却没那么多预算的人而言,某些相对廉价的观赏石也是不错的选择,其中之一,就是据说“历史悠久”,事实上却是在明清时代才逐渐被人所知的雨花石。这种外形圆润的天然玛瑙产量较大,并不昂贵,但却有着不错的色泽与复杂的花纹,作为室内环境的装点倒是相当合适。
在进入现代之后,随着世界市场发展带来的全球消费和审美观一体化,以及传统文化的退潮,中国人眼中的“宝石”概念逐渐开始与国外趋同,甚至在近几十年里出现了“唯钻石独尊”的倾向。不过,传统的各种石、玉文化并未就此消失。我们虽然无法确认这些文化在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模样,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在哪里,人类的审美观总是在自我继承的前提下处于持续发展与演化的过程之中。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作者:索何夫
审核专家:黄河、李春黎、陈涛、徐晓萍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