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植物起名,这是一门学问。我是中国科技馆的榕哥,欢迎收看榕哥烙科。相较于人的名字,多是包含一些期许或寄托,植物的名字更形象地体现了它们的特征。今天咱们就聊聊植物名字中的套路。
有根据植物的形态特点取名的。例如扁豆,它的荚果和种子,都是扁平的;吊兰,枝条是下垂的,悬吊在半空;王莲,因为它的叶片是世界上水生植物中最大的。也可以用动物的某个部位来比拟,这样更生动,例如龟背竹、鸡冠花、蟹爪兰。或者根据植物的花呀、果实呀、种子、根茎的颜色、气味或味道命名的。比如绿豆、金橘、鱼腥草、臭椿、甘蔗、苦瓜、酸枣……足够直观吧!
而植物生长习性命名的也有很多。生长在沙地里的有沙枣、沙棘,生长在浅海岩石上的有海带、海藻。春日里较早开花的迎春花,春生夏枯的夏枯草,秋季枯萎后又会重新生出枝芽的忍冬,寒冷冬季依旧常青的冬青。月季是月月开花,韭菜则是是长长久久,割了一茬又一茬。
除了外在特点,还有根据植物的功效命名的。比如,凉粉草,用凉粉草的茎叶煎煮,再加米浆煮熟,冷却后成胶状物,就是解暑的凉粉啦!这看起来和烧仙草好像呀?没错,凉草粉又叫仙草,仙人冻。
说到这,就会发现,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植物的名字很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马铃薯,东北人叫它土豆,内蒙人叫它山药蛋,西北地区又称为洋芋。在不同的地域、语言环境中可能会千差万别,这叫做同物异名。但同样的名字也不一定是同一种植物。比如苦菜,还可能指的是苦芥或龙葵;而木瓜,是水果木瓜还是蔷薇科的药用木瓜呢?
不管是同物异名还是同名异物,对植物学研究和交流,都是很不方便的,容易产生混淆。所以,很有必要给植物们起个学名,全世界统一使用的名称。目前植物命名在国际上普遍遵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命名规则采用的是瑞典著名的博物学家林奈,在他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一书中提出的双名法。
具体说,林奈使用两个拉丁文词汇构成植物的学名。第一个词称为属词,表示植物的属名,是个名词,首字母要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加词,是个形容词,全部小写。完整的一个拉丁文学名还要在最后附上命名人姓氏的缩写。
这个命名法则非常巧妙。首先我们得知道植物的分类,它遵循生物分类标准,即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单元,属在种的上一级。林奈双名法中的第一个词为属词,代表植物属于哪一个“属”。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人名中的“姓氏”,相当于“家族”。种加词就相当于姓后面的名,代表了“个体”,对应的是这个物种、植物分类中最基本单元的特点。而种加词一般为形容词,描述物种的特征。例如光果甘草,它的属名是甘草属,种加词是光滑的。其实,这和咱们一开始聊到的俗名不能说一摸一样吧,也算得上异曲同工,体现的也正是某一植物最具体的形态、习性、地域等特点。
那我们再看看凉粉草的拉丁学名是什么?直接看种加词,翻译过来是与湿地、沼泽等环境有关的,对应的是凉粉草生长习性。这样一看,和咱们的命名的角度确实不同。要知道,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早已有记载,“仙人冻,一名凉粉草。……以汁和米粉食之止饥,山人种之连亩,当暑售之。”可见,凉草粉的人工栽培、饮食制作甚至售卖往来古已有之。都说吃货推动文明发展,能把植物命名规范化统一化,让更多的吃货都享受到,才更合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