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为什么家暴受害者往往迟迟不愿求助?这两个原因需要我们警惕

科普中国新媒体
原创
科普中国新媒体官方账号
收藏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行为被曝光在公众视野中。然而,令人心痛的数据表明,家暴受害者往往在遭受多达几十次的暴力后才会选择求助或报警。

这不禁让我们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家暴受害者迟迟不愿求助呢?

警惕合理化倾向

在家暴受害者的倾诉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他们可能会将施暴者的行为解释为“他只是喝醉了,不喝酒的时候不会打我”或“他最近压力太大了,平时对我很好”。这样的想法背后,其实是受害者的一种正常化倾向,即试图将暴力视为正常或合理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可以通过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

认知失调理论指出,当一个人所相信的事物和实际的行为发生冲突时,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为了减少这种心理不适,个体可能会对自己的信念或行为进行调整。在家暴的情境下,受害者往往对施暴者仍然怀有感情,或出于对关系的依恋难以立即离开。这种情感与现实的暴力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立,使受害者感到矛盾和不安。为了减轻这种认知失调,受害者可能会试图说服自己,把暴力行为合理化,例如将施暴者的暴力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压力、饮酒)来维持对对方的爱和关系的希望。这种合理化在短期内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痛苦,但从长远来看,实际上是自我欺骗,会使自己深陷危险之中。

孤立无援的环境

大多数家暴受害者处于高度孤立的环境中,她们可能缺乏经济支持、社会资源,或因长期的情感操控而逐渐失去对家人朋友的联系。这种孤立感使得受害者的依赖感不断加深,为了维系生活的基本安全,她们可能会迫使自己接纳暴力行为,将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被迫的妥协表面上维持了家庭的完整,但事实上则可能加剧了受害者的自我消耗,削弱其逃离暴力的勇气。

同时,他们可能也缺乏情感支持的环境,在亲密关系中,人们通常希望保持一种情感的平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更愿意接纳自己熟悉的关系状态,哪怕其中包含暴力。对于很多家暴受害者来说,继续留在关系中虽然痛苦,但他们害怕更大的孤独或失去依靠。

家暴行为绝不可接受

大部分施暴者通常具有情绪不稳定、控制力差、反社会倾向或边缘型人格障碍等心理特征,甚至在其童年中曾经历过原生家庭的暴力。施暴者的这种行为往往并非偶然发作,而是积累了许多潜在的心理问题。因此,家暴绝不是一种可接受或偶发的行为,而是重复且难以自控的。一旦家暴发生,受害者需要重新审视施暴者的情绪控制能力、人格特征,特别是其成长背景中潜藏的暴力模式。

总而言之,家暴中的正常化倾向让受害者深陷危险之中,使其在面对现实时不断降低自我保护的意识。这种自我合理化会让受害者一次次地选择妥协,忽视自身的真实感受。只有意识到暴力行为的严重性,坚决地选择离开,或者寻求心理支持、法律帮助等外部支持系统,才能保护自己免于继续受害,走出家暴的阴霾,并重新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新的亲密关系。

参考文献

[1] Shorey, Ryan C.; Febres, Jeniimarie; Brasfield, Hope; Stuart, Gregory L. (2012). 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Men Arrested for Domestic Violence.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7(8), 741–748.

[2] Fountoulakis, K. , Leucht, S. , & Kaprinis, G. . (2008).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violence. 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 7(Suppl 1).

作者:陈宇峰

审核:杨小洋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4-11-03
莫问何许年
庶吉士级
已阅读
2024-11-02
求识
进士级
学习科普。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