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义清段跃初
在军事航空领域,每一次的新突破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国家空防的漫漫征途。2024 年 11 月 5 日上午,一则重磅消息从空军在京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传出,宛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这一消息通过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发布,瞬间吸引了无数目光,阅读量迅速攀升至 11.9 万,而这一消息的核心,便是歼 - 35A 战斗机。
这次新闻发布会主要是为了介绍庆祝人民空军成立 75 周年以及参加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有关信息。在发布会上,空军装备部牛文博上校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期间,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 - 35A 将揭开神秘面纱,与公众见面。这一消息的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架新型战机的亮相,更代表着中国空军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军事专家李莉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入解读,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歼 - 35A 战斗机背后所蕴含的重大战略价值。李莉指出,歼 - 35A 的亮相意味着我国空军将同时拥有两款隐形战斗机——歼 - 20 和歼 - 35A。在当今世界军事格局中,美国空军一直凭借 F - 22 和 F - 35 两款隐身战机占据空中优势,而如今中国紧随其后,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钻研与创新突破。
从歼 - 35A 本身来看,它属于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隐身性能是现代战斗机的关键指标之一,这涉及到飞机的外形设计、材料运用以及先进的涂层技术等多个方面。歼 - 35A 的外形设计经过精心优化,采用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使其在飞行过程中能够有效散射和吸收雷达波,降低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概率。在材料方面,科研人员研发了特殊的复合材料和吸波材料,这些材料不仅重量轻,而且能够大大增强飞机的隐身效果。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歼 - 35A 在隐身性能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作为多用途战斗机,歼 - 35A 的作战能力十分强大。它可以执行空对空作战任务,凭借先进的雷达和空空导弹系统,能够在远距离上发现并攻击敌方目标。其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以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对其中的威胁目标进行优先攻击。在空空导弹方面,歼 - 35A 可能配备了我国最新研制的先进导弹,这些导弹具有高机动性、大射程和高命中率的特点,无论是超视距空战还是近距离格斗,都能让歼 - 35A 在空战中占据优势。
此外,歼 - 35A 还具备出色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它可以携带精确制导炸弹、空地导弹和反舰导弹等多种武器,对地面和海上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在现代战争中,多用途战斗机的这种能力非常重要,它可以让空军在应对不同类型的威胁时更加灵活多变。例如,在海上作战中,歼 - 35A 可以携带反舰导弹对敌方舰艇编队进行攻击,有效破坏敌方海上作战力量的部署;在对地攻击方面,它可以对敌方的军事设施、指挥中心等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瘫痪敌方的作战体系。
歼 - 35 应该是一个系列,这一点从综合各方消息来源可以推断出来。而它未来作为航母舰载机的可能性更是备受关注。航母作为现代海军的核心装备,舰载机则是航母战斗力的关键体现。如果歼 - 35A 能够发展成为航母舰载机,将大幅提升我国海空作战整体实力。在航母上起降对舰载机的性能有着特殊的要求,比如需要具备良好的短距起降能力、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以及适应海上复杂气象条件的能力等。
歼 - 35A 在设计上很可能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它的起落架结构经过加强,以适应航母起降时的巨大冲击力。在发动机性能方面,也进行了优化,确保飞机在短距起飞时能够获得足够的推力。同时,为了应对海上高湿度、高盐度的环境,飞机的机身材料和防护措施都进行了特殊处理,以防止腐蚀对飞机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而且,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调度和维护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飞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与航母作战系统的兼容性。歼 - 35A 作为潜在的舰载机,将与我国的航母作战体系紧密融合,提高航母编队的作战效能。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将于 11 月 12 日至 17 日举行,这将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盛会。届时,歼 - 35A 的亮相将成为航展的一大亮点。航展不仅是展示先进武器装备的平台,更是国家军事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展示窗口。对于公众来说,这是一个近距离了解我国军事航空发展成果的绝佳机会。在航展上,我们可以看到歼 - 35A 的真机风采,欣赏它优美的外形和精湛的工艺。同时,航展现场还会有专业的讲解和介绍,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歼 - 35A 的性能特点和技术亮点。
对于国际军事观察家来说,歼 - 35A 的出现也将引起广泛关注。它将改变国际军事力量的平衡,让中国在地区和全球安全事务中拥有更重要的话语权。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歼 - 35A 的加入,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能力,使我国在应对外部威胁时更加从容自信。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歼 - 35A 的研发成功是我国航空工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结果。它涉及到科研机构、高校、航空制造企业等众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从基础材料研究到先进制造技术,从航空发动机研发到飞控系统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这一过程中,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航空专业人才,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同时,歼 - 35A 的研制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整体升级。
在未来,歼 - 35A 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它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和升级。例如,在航空电子设备方面,可能会采用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飞机的自主作战能力。在武器系统方面,可能会配备更加新型的弹药,进一步增强作战效能。而且,随着我国航母建设的不断推进,歼 - 35A 作为舰载机的发展也将不断完善,与航母编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之,歼 - 35A 的出现是我国军事航空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标志着我国空军和海军作战能力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我们期待着歼 - 35A 的精彩亮相,也期待着它在未来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它将和歼 - 20 等先进战机一起,构成我国空天防御的坚固盾牌,守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无论是在军事战略层面,还是在航空科技发展层面,歼 - 35A 都将成为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里程碑,激励着我国军事航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潘义清是原昆明陆军学院讲师、现任株洲市中国银行行长
段跃初是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