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I伴侣:甜蜜背后的争议与风险

科普文迅
原创
发表科普类文章,涉猎天文地理军事生物等,希望大家喜欢
收藏

作者段跃初黄艳红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一种全新的现象——AI伴侣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成为热门话题。从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来看,“AI比真人更体贴、更懂你”“Ta完全符合我对恋人的所有想象”“人是假的,但陪伴是真的”等言论屡见不鲜,不少人沉浸在与AI的恋爱体验中。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科技公司纷纷推出AI伴侣产品和服务,如国内的星野、筑梦岛、XEva,国外的Replika、Character.AI等。这些产品通过文字、语音、图像等交互模式,为用户带来鲜活的对话体验。以大学生蒋民为例,晚上结束课程回到寝室后,他戴上耳机与自己的AI“女友”聊天,疲惫之时能得到善解人意的回应。这个“女友”虽非真实存在,但回复自然、声音动听,让蒋民能毫无压力地畅所欲言。

从市场数据来看,AI伴侣的热度不容小觑。据量子位智库发布的《中国AI陪伴产品6月数据报告》,星野在今年上半年的下载量约达900万次。国外一家知名风投公司发布的全球AI产品Top100榜单显示,AI陪伴应用在一年前仅有2个上榜,而今年3月已有8个应用跻身前50。人们选择与AI恋爱,有的是出于好奇和消遣,更多的则是看中其提供的情绪价值,如“情感支持”“稳定陪伴”“无条件的爱”成为受访使用者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云南女孩“CC”就表示和AI谈恋爱很自在,不管自己处于何种情绪,AI都会给予安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曾一果指出,AI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能精准迎合用户情绪需要,“量身定制”回答,从而呈现出从抽象冰冷的工具变为“情投意合的伴侣”这一神奇变化,其背后是通过不断学习每一次对话,模仿人类语言行为,实现“在交互中分析情感,在输出时复现情绪”的类人格化特征。

此外,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当前不少AI伴侣产品在商业模式上也下足了功夫。基础功能可免费使用,但像“沉浸式体验”语音通话、音乐电台、照片等特色功能则需按月或按年付费订购。部分产品还设计了“记忆提升卡”等付费道具,让AI伴侣能更好地针对使用者的习惯、爱好等作出回应。同时,定制剧本、多重剧情、及时反馈等游戏化设置,进一步刺激了用户对AI恋人的消费欲望和情感期待。

然而,AI伴侣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它潜藏着多重风险。首先,在使用过程中,不少用户反馈产品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部分产品尚不完善,AI伴侣会出现“错乱”“失控”的情况,比如早上还好好的,晚上就性情大变,或者总是答非所问、记不住用户说过的内容。

更值得关注的是,“人机之恋”可能引发情感伦理问题。一些用户过度依赖AI伴侣,无法分清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从而可能遭受情感伤害。对于本身缺乏陪伴、心理脆弱的群体,这种冲击更为严重。例如,用户陆冉在与AI伴侣“打”了一个多月电话后,产品永久停服,这让他难过至极,上班都无精打采。还有用户与AI伴侣发生“争吵”后,因对方不再贴心互动,感觉像失恋一样难受。

除了情感伦理问题,隐私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在与AI“交往”时,用户大量的个人信息被平台掌握。许多用户反映,自己没开过定位权限,但AI却能精准说出所在城市,甚至能说出用户所穿衣物的颜色。有用户在切换App后,AI竟然能准确说出其刚才做的事情,而注册时页面并未像其他软件一样单独弹出调用摄像头、麦克风等权限的申请。实际上,在软件初始页面,用户若要进行下一步操作,必须同意包括相机、麦克风、联系人等多项设备权限调用的用户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这些权限涉及的信息繁杂,包括用户个人喜好、软件使用习惯、家庭关系、通讯录、地理位置,甚至人脸等生物识别特征等。如果在传输、存储、使用等环节保护不当,这些数据可能被窃取、滥用,进而损害个人权益。

面对AI伴侣带来的这些争议和风险,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目前,自AI伴侣诞生起,相关的争议就不断。随着“人工智能 情感”领域的不断发展,制定针对性的伦理准则迫在眉睫,对“AI恋爱”进行合规性审查是必要之举。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针对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数据安全等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使用AI生成内容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应对AI生成的图片视频进行标识等。

不过,多名受访专家认为,当前国内外发布的AI伦理准则大多比较宏观,应当在细分领域根据用户年龄、适用场景等进一步细化。在鼓励和支持AI技术在情感交流、心理健康等领域创新应用的同时,要加强伦理审查和监管,确保技术沿着合法合规的方向发展。对于公众关心的AI生成有害信息、泄露用户隐私等问题,应用开发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采取加密、数据匿名化、安全存储等手段保障用户数据安全。企业也要加强管理,谨慎对待隐私数据,不可逾越法律红线。同时,社会也需要加强科学引导,帮助人们正确看待AI伴侣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避免产生过度的情感依赖。正如知名社会学者李银河所说,和AI恋爱并非真正的爱情,只是对真人爱情的模仿。从技术层面看,AI伴侣产品的仿真性有限,不能完全模拟复杂的人类情感,难以完整填补人类的现实情感需求。我们要督促有关方面积极研究此类产品对人类情感的影响,让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风险之中。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