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 刘雨芩 (主管护师)
彭 珍 (主管护师)
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说法:“近视的人老了不会得老花”。
这个说法似乎让很多近视的人觉得自己晚年不用担心视力问题了。
想象一下,年轻时视力模糊的你,到了老年竟然不用带眼镜就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呢?
然而,这种说法真的可信吗?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近视,什么是老花。
1.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通常出现在青少年中。简单来说,近视就是眼睛在看远处物体时,光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眼轴过长:当眼球的长度比正常情况长时,光线会在视网膜前聚焦,导致远处物体模糊不清。
(2)角膜或晶状体弯曲过度:如果眼球前部的角膜或晶状体弯曲得过于陡峭,也会导致类似的现象。
近视的人看远处物体时模糊不清,但看近处却比较清晰,因此通常需要戴上近视眼镜来纠正视力。
2.什么是老花?
老花眼,医学上称为老视,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自然变化。它通常在40岁左右开始发生,主要表现为看近处物体时模糊不清。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晶状体变硬: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内部的晶状体逐渐失去柔软度,变得僵硬,无法像年轻时那样轻松调节焦距。
(2)睫状肌功能下降:晶状体周围的睫状肌负责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其能够聚焦近处和远处的物体。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肌肉的调节能力逐渐减弱,导致看近处时变得困难。
老花眼就像相机的对焦功能退化,无法将近处的物体调节到清晰的状态。因此很多人在中年以后需要佩戴老花镜帮助看近处的物体。
3.近视和老花的相互关系
近视和老花的成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机制,近视的人眼睛依然会经历晶状体老化和调节功能减弱的过程。只不过表现方式可能与非近视者有所不同。近视眼的老年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稍微“弥补”老花眼的影响。举个例子:
假如老张有500度的近视。在他50岁时老花度数是100度,那么他在50岁时需要一个500-100=400度近视镜来看近。而到了60岁,老张的老花度数是200度,那么他在60岁时需要500-200=300度的近视镜来看近。以此类推,70岁戴200度的近视镜看近。但是,看远,他不管处于年龄的什么阶段,他永远都需要戴500度近视镜看远。
因此,有近视的人看远要一副高度数的眼镜,看近时又要一副低度数的眼镜。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你的近视度数和老花度数正好抵消,那么你在近距离看东西时可能不需要戴眼镜,视力反而会变得比较正常。但看远处时,你依然需要佩戴近视眼镜。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近视眼老了依然会得老花眼,两者并不会互相抵消。虽然近视的人在老年时看近处物体时可能会相对清晰,不需要老花镜,但这只是在度数上的抵消。近视眼老年人依然会受到晶状体硬化和调节功能下降的影响,无法避免老花眼的发生。老花眼虽然无法避免,但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视力管理,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它的进展,保持更长时间的良好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