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野外,人们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蘑菇,但也仅仅只是看看而已,并不会去食用,否则你们很有可能就看不到这篇文章了。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4000种大型真菌,形态和成分都具有多样性,即使是专业人员也无法完全辨别出每一种菌类是否有毒。
大家应该多多少少都有所耳闻关于如何辨别蘑菇是否有毒,但大多只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经验之谈或者谣言而已。
谣言1: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无毒蘑菇颜色朴素。
这大概就是流传最广的谣言了,随便举个例子,你看这个蘑菇长得白白净净的,其实它的学名就叫:致命白毒伞。
谣言2:可食用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所有的蘑菇都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同时要求比较高的环境湿度,因此它们都倾向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俗话说“潮得都要长蘑菇了”,就是这个道理。至于环境的“清洁”和“肮脏”,并没有具体的划分标准,更与生长其中的蘑菇的毒性无关。
食用菌鸡腿菇(毛头鬼伞)经常在粪便上野生,栽培时也常用牛马粪便作为培养基;反之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上。
谣言3: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提及鳞片、粘液、菌托和菌环等形态特征术语,是毒蘑菇谣言“与时俱进”的表现,谣言甚至因此具备了一点可靠性。
同时生有菌托和菌环、菌盖上往往有鳞片,是鹅膏属的识别特征,而鹅膏属是伞菌中有毒种类最为集中的类群。也就是说,按照“有菌托、菌环和鳞片的蘑菇有毒”的鉴别标准,可以避开包括白毒伞和毒蝇鹅膏在内的一大波毒蘑菇。
但是,这条标准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不能外推到形态高度多样化的整个蘑菇世界,更不能引申为“没有这些特征的蘑菇就是无毒的”。
很多毒蘑菇并没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亚稀褶黑菇(红菇科)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另一方面,这条标准让很多可食蘑菇躺着也中枪。例如,常见食用菌中大球盖菇有菌环、草菇有菌托、香菇有毛和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