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星宇中充满了神秘和未知,这一切又维系着一种平衡和守护: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绕着银河系中心转,银河系绕着宇宙中心转,宇宙绕着……
但星球似乎也存在“任性”,厌倦了“转圈圈”的生活,离开了星系或星球的守护,成为太空走失的“孩子们”,等待它们的将是“引力弹弓”加速继续流浪在黑暗无边的太空;或是被其他星球捕获继续“绕圈圈”;或是撞向其他星球粉身碎骨。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无疑是幸运的。地球外围有木星“大哥”挡住了太空中大质量星球的袭扰,身边有月球“小弟”围着转,自身又带大气层,可以说全副武装。“走失”来到地球的主要是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以及彗星(太阳系内的冰质小行星),在以数千米至数十千米每秒的速度穿过地球大气层之时,巨大的摩擦力将宇宙尘埃迅速加热,直至电离发光消耗殆尽,形成一道美丽的流星划过天际。个别较大的或者速度较小的小行星经过大气层摩擦减速,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不能维持电离状态,星体逐渐暗淡直至坠落地面成为陨石——真正的天外来客。
这就是为什么陨石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同时还有许多收藏的理由不断抬高它的价值:稀缺性、天文馆需求量大、爱好者倍增、避税投资、待价而沽、首饰化、高能量矿物、航空航天科研价值、增强体质、佛教加持修行、风水摆件、影视需求等。
其实陨石最重要的还是科研价值。通过其外表烧蚀程度、结构构造、组成矿物、化学成分和形成年龄等,来判断外太空星球物质的组成、天体起源以及飞行参数特征等,为我们探索外太空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科研发现,陨石大体可分为石质陨石、铁质陨石、石铁混合陨石。石质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铁镍金属含量小于等于30%,平均密度在3~3.5 g/cm3之间。铁质陨石主要由铁、镍组成,铁镍金属含量大于等于95%,密度为 7.5~8.0 g/cm3。石铁混合陨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5~6.0 g/cm3之间。根据结构,石质陨石可分为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其中绝大部分的石质陨石属于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1.5%);陨石中所发现的化学元素与地球上所发现的化学元素是一样的。陨石中绝大部分的矿物在地球自然界中是大量存在的,如辉石、橄榄石、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等。但是有些特殊矿物是陨石所特有的,例如六方金刚石、硫钛铁矿、陨硫铬铁矿、氧氮硅石、尖晶橄榄石、三斜铁辉石、磷镁钙钠石等,当然这些矿物只是在特殊的温度、压力和流体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晶体结构、化学结构的晶体,不会像科幻小说中说的那样具有某种特殊的超能力。
但收藏者仍热情不减,那么怎样识別陨石呢?一是陨石来自太空中,落入地球内时必然会与大气层摩擦生热产生熔壳和气印,因此陨石表面的外表熔壳和表面气印是鉴别陨石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陨石特有的矿物学特征、结构、构造特征以及物理性质也可以作为鉴别陨石的重要证据。如陨石的内部金属含量、磁性、球粒结构、维斯台登构造、以及比重等。三是肉眼判别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陨石与地球上的岩石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岩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化学元素组成上,因此通过专业仪器对它的晶体光学性质及岩石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才是鉴定陨石真假最可靠的手段。
人们也许享受收藏陨石的喜悦,可是科学家们一刻也没放松对外太空天体的研究,特别关注太空中走失的 “孩子们”。早在白垩纪一颗小行星降落在地球上,导致了曾经是世界上的霸主恐龙的灭绝。如今的人类科技已经相当发达,如果面对当初恐龙时代那样的小行星冲击,还能够活下来吗?
因此,现在的人类更应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好守护我们的大气层。大力发展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工程,想办法躲避小行星的 “攻击”,同时在茫茫太空中找到另一颗像地球一样宜居的星球,给人类留下生命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