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是一种古老的鸟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万年前第三纪始新世。在中国,朱鹮最早被记载于《史记》、《汉书》、《尔雅翼》等古籍中,古称“翾目”、“旋目”等。1835年,荷兰莱顿自然博物馆博物学家Temminck根据采自日本的模式标本将其定名为朱鹮(Ibis nippon),后经鸟类学者讨论订正,1922年由日本鸟类学会将其学名确定为Nipponia nippon。
朱鹮是一种属于鸟纲、鹳形目、鹮科、朱鹮属的中型涉禽。它们体长约70厘米,体重约1.4-2千克,羽毛白或灰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它们的头部有一顶红色的凤冠,嘴巴长而弯曲,颊部有一块赤红色的裸露皮肤。它们栖息于高大乔木上,觅食时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它们主要以水生植物、昆虫、螺类、蟹类等为食。
在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北起俄罗斯西伯利亚布拉戈维申斯克,南至中国台湾东港,东达日本岩手县宫古,西抵中国甘肃、青海交界处。然而,随着农业工业化的历史车轮,朱鹮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朱鹮的全球数量在二十世纪初急剧减少。1963年,朱鹮在俄罗斯灭绝;1964年之后在中国再无发现;1979年,在朝鲜半岛消失;1980年12月至1981年1月,日本佐渡的最后5只野生个体被捕捉人工饲养,希望人工圈养来挽救该物种的灭绝,然而这5只朱鹮也相继离世。
濒临灭绝的“朱鹮”
就在人们认为朱鹮已经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中国科学家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这是怎么回事呢?
197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受命寻找朱鹮,3年间,他辗转十几个省份、260多个朱鹮历史分布点,跋涉5万余公里,终于在姚家沟村发现了一对朱鹮成鸟栖于树上,巢里3只幼雏嗷嗷待哺,以及附近2只年长的朱鹮。
由此,一场拯救朱鹮的行动迅即开启。
洋县发出了保护朱鹮的紧急通知:朱鹮活动区域内,实施“四不准”:不准狩猎,不准砍伐树木,不准使用农药,不准开荒放炮。并成立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保护小组,洋县林业局抽调路宝忠等4名年轻人,进驻姚家沟,拉开保护序幕。
至此,路宝忠等人成了姚家沟“第八户人家”,承担起抢救性保护朱鹮的重任,朱鹮飞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对朱鹮一举一动24小时监护。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记录着朱鹮守护者的付出与收获。1981年至1990年,朱鹮在姚家沟成功繁育10窝,产卵30枚,出壳20只,出飞幼鸟19只。
为了增加朱鹮的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1990年,洋县正式建立朱鹮抢救饲养繁育中心,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改进,成功掌握了朱鹮的人工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孵化、育雏、训练等。
“虽然现在朱鹮基本摆脱了灭绝风险,但我们每年还是会人工孵化两三窝朱鹮,目的就是将这项技术传承下去。”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饲养员李英说。
哪一年?10月31日,记者在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工繁育中心见到,依山而建的大网笼有8000多平方米,这里有湿地、有树木,完全模拟野外环境,80多只人工饲养的朱鹮在这里进行觅食、繁育等生存训练,半年后环境适应力更强的朱鹮会成为野化放飞的备选种源。
来自山野,归于山野。为了解决朱鹮栖息地破碎化、野生局域小种群灭绝风险高的问题,2004年,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洋县华阳开展朱鹮野化放归试验,这些放归的朱鹮在野外适应良好,能够与野生朱鹮交流、交配、繁殖。目前,我国已在陕西、甘肃、湖北、浙江等省份实施了多次野外放归计划,使得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得到了显著增加。
如今,朱鹮已繁衍至1万余只,不仅飞出洋县,飞越秦岭,还飞向全国,飞到海外,成为传递中国情谊的“友好使者”。
复闻朱鹮声,人来鸟不惊。青青稻田里,潺潺流水旁,前来觅食的朱鹮,掠过人的头顶,长喙、凤冠、红首、白羽。行走在洋县乡野,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
朱鹮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要求极高。洋县位于秦岭南麓,依山傍水,有平坦的坝子,舒展的缓坡,起伏的丘陵,伟岸的群峰,也有如诗如画的田畴和稻地……这里处于大山深处,少有污染,农民还保持着传统的耕作习俗,从而为朱鹮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
拯救朱鹮的栖息地
保护朱鹮的第一步就是保护环境。保护区管理局对朱鹮巢树和夜宿树进行编号,实行挂牌管理,与当地村民签订保护协议,通过政策扶持和生态补偿等措施,发放林木保护补偿金,严禁采伐朱鹮巢区和夜宿地林木,禁止在营巢树和夜宿树周边砍柴、放牧,禁止在朱鹮重点觅食地、巢区使用化肥农药。
“朱鹮习惯生活在有村有人、有山有树、有稻田有小河沟的浅山区。按规定自然保护区不能有外人,但朱鹮是与人伴生的,没人种稻子它也活不成。”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明说,朱鹮爱吃稻田里的水生动物,如果把农民都撵走谁来种稻?稻子长高了朱鹮又进不去,所以他们让农民在每亩稻田都留出二分地不种稻子以方便朱鹮进出取食。
随着朱鹮种群数量的增加和分布范围的扩大,朱鹮种群不断向人烟密集的城镇和村庄扩散。为了有效缓解朱鹮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地政府通过创办学校、完善“水电路讯”基础设施等措施,将村民们留在当地。并扶持当地群众发展食用菌、山茱萸、杜仲、板栗、核桃等多种产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为朱鹮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水田和天然湿地是朱鹮最重要的栖息地。这些年来,洋县共恢复冬水田1.5万亩,疏通渠道20多公里,修复天然湿地5600多亩,封山育林9.7万亩,种植树木2.3万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但是,洋县曾经历过“成长的烦恼”。为保护朱鹮,洋县限制农民使用农药,每年地方财政减收和农作物减产总计约2亿元。
不打农药,怎么杀虫?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是一个机遇。不用农药后,农民改用诱虫灯灭虫。渐渐地,人们发现,谁家的田间地头有朱鹮光顾,谁家的大米、蜂蜜等就能卖上好价钱,朱鹮成了“金字招牌”。就这样,洋县率先走上了生产有机农产品的道路。
这些美丽的鸟儿曾经一度濒临灭绝,但得益于人类的保护,它们现在已经逐渐恢复并重返自然。
朱鹮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多样性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朱鹮被赋予了吉祥、美好、幸福的寓意。这些美丽的鸟儿在文学、艺术和民间传说中经常出现,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一起保护这些美丽的朱鹮,让它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茁壮成长,为世界增添更多的色彩和美好。
参考文献:
[1]雍娟茹. 洋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D]. 西安: 长安大学, 2019.
[2] 王琦, 张静, 颜文博等. 朱鹮典型栖息地植被覆盖时空特征研究[J]. 生态科学, 2019, 38(5): 193–199.
[3] 陈良超. 朱鹮自然保护区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环境评价及可行性分析[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4]王海涛,高玮,万冬梅等,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五种鸟的巢址特征及繁殖成功率[J].生态学报,2003,23(1):1377-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