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了结肠癌及直肠癌,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多为结直肠黏膜上皮来源,具有恶性形态学特征的细胞和/或结构,穿过黏膜肌层,浸润黏膜下层称为结直肠癌。根据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数据报告,我国2022年新发结直肠癌为51.71万人,死亡率为8.56/10万人。
组织学类型分为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 、管状腺癌 、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类癌。其中腺癌占结直肠癌的95%以上。这些癌症起源于分泌粘液以润滑结肠和直肠内部的细胞。大体类型包括早期的息肉隆起型、扁平隆起型、扁平隆起溃疡型。以及进展期的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
大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贫血等,而且根据部位不同,完全表现也不近相同。具体如下:
1、右侧结肠癌 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腹胀,腹痛,腹部压痛,腹部包块,进行性贫血。包块位置随病变位置而异。盲肠癌包块位于右下腹,升结肠包块位于右侧腹部、结肠肝曲包块位于右上腹,横结肠包块位于脐部附近。此外可有发热、消瘦,并有穿孔及局限性脓肿等并发症,此时病变已进入最晚期。
2、左侧结肠癌 由于乙状结肠肠腔狭小,且与直肠形成锐角,因而易发生狭窄和进行性肠梗阻,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以排便次数增多。由于梗阻多在乙状结肠下段,所以呕吐较轻或缺如,而腹胀、腹痛、肠鸣及其肠型明显。癌肿破溃时,可使粪便外染有鲜血或粘液。梗阻近端肠管可因持久性膨胀、缺血、缺氧而形成溃疡,甚至引起穿孔,也可发生大量血及腹腔脓肿。
3、直肠癌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有血液或粘液,伴有里急后重。由于癌肿可侵犯骶丛神经,可出现剧痛。如果累及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尿急、尿血等症状。癌肿侵犯膀胱,可形成膀胱直肠瘘管。直肠癌也可引起肠梗阻。
4、肛管癌 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时加剧。当癌肿侵犯肛门括约肌时,可有大便失禁。肛管癌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故可于腹股沟触及肿大而坚硬的淋巴结。
二:大肠癌高危人群
大肠癌的病因往往是包括生活习惯、环境及家族遗传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大量研究表明,其高危人群如下:
1.一级家族史人群:结直肠癌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尤其是有2个以上亲属确诊结直肠癌或进展期腺瘤(直径≥1cm,或伴绒毛状结构,或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约有1/3的CRC患者具有一定遗传背景,其中5%~6%可确诊为由明确可遗传胚系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CRC。遗传性CRC根据有无息肉,大致为以下两类:非息肉病性CRC,包括林奇(Lynch)综合征、家族性CRCX型;以息肉病为主要特征,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MUTYH相关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综合征和幼年性息肉综合征等
2.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的人群:包括每天摄入大于100g红肉或大于50g加工肉,糖尿病人群,肥胖人群(BMI每增加5kg/m2,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腰围每增加10cm,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以及吸烟及大量饮酒人群(吸烟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18%,日饮酒量每增加10g,结直肠癌风险增加7%)。
3.基础患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人群(有数据表明0.62%炎症肠病患者发展为肠癌且多位于右半)。
4.高龄人群:尤其是年龄≥50岁人群,且男性各年龄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