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20日,我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从上海乘“向阳红10号”出发,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
①意义:32名科学家联名呼吁建站
为什么要去南极?用首批南极考察队员刘小汉的话说就是,南极科考是国家战略,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南半球几个发展中国家从1957年就开始进入南极,中国晚了几十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人和民众意识到中国必须在全球有所作为和影响,在南极建站是其中绕不过去的一步。
时任国家海洋局工作人员、后任中国极地研究所副所长的颜其德称,当时的国际形势时不我待。1959年,在南极建立了科考站的美、英、苏、日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南极条约》。条约禁止在南极进行军事性质的活动和资源开采,鼓励进行科学考察和国际合作。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4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和100多个夏季站。
1984年2月,中国科学院召开“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颁奖会,获奖的王富葆、孙鸿烈等32位科学家以“向南极进军”为题,联名致信中央和国务院,建议中国在南极洲建立考察站,进行科学考察。
在得到批准后,时任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琨马上开始筹备工作,准备带队登陆南极。然而,他带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人员翻遍了北京的图书馆,连一张完整的南极地图都没找到。最后在一个旧书摊上找到一本1927年的英译本《南北极志》,这就是他们当时能找到的最重要资料。
当时世界上的南极科考大国都已拥有多艘专业破冰船,而中国一艘都没有。经过反复讨论,决定用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代替破冰船。“向阳红10号”不具备破冰能力,但可以抵抗十二级风浪。
南极年平均温度零下25℃,极端最低温度近零下90℃。中国考察队员采购不到符合要求的极地装备,只能自己设计。上海纺织科学院经过多次试验,研制出了中国南极考察羽绒服面料,上海羽绒厂赶制了上千套南极羽绒服和夏考服。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建设南极科考站的物资和科学仪器设备共计500吨、千余种全部运抵上海。
②远征:船只连续出现故障
1984年10月8日,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成立。全体考察队队员在北京体育学院进行了训练,主要是营建、抢险救生、防火灭火、学习《南极条约》以及体能训练等。
1984年11月20日上午,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船编队共591名队员,乘坐“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从上海码头启航,奔赴南极,掀开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南极考察总编队下分南极洲考察队、南大洋考察队、“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调查船、“J121”号打捞救生船四个单位。其中,南极洲考察队肩负着在南极乔治王岛建立长城站的任务,为重中之重。郭琨担任队长。
船队于1984年12月1日来到赤道,遇到了第一个挑战--高温导致“向阳红10号”船的高压油泵发生故障。轮机班的同志顾不上54℃的高温和晕船反应,一边呕吐,一边抢修,很快排除了故障。
当时,“向阳红10号”船的条件很糟糕,几个人挤在一个小舱室,卫生间也是公用的,很脏很乱。每人每天只有一茶缸淡水,用来洗脸、刷牙、擦身等。
12月12日,两船驶入西风带。这里又被称为暴风圈,常年伴有七八级大风和十余米海浪。60%以上的队员晕船,有队员甚至去找过郭琨,说太难受想跳海。队员们编成了一个顺口溜:“一言不发,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九卧不起,十分难受。”郭琨号召共产党员带头到餐厅吃饭。
③建站:突击队员跳进海水轮班建码头
由于“向阳红10号”船既不是破冰船也不是抗冰船,所以必须赶在南极夏天结束前完成建站并撤离。然而,当1984年12月,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渡过万里重洋抵达乔治王岛麦克斯威尔湾时才发现,原来的选址已被先于中国十几天抵达的乌拉圭考察队搭帐篷占住了。考察队只能决定,放弃原址。
选择站址并不简单,必须有水源、地基要结实、不能处在风口。所有队员全部上岸,兵分两路,重新选址。一周后,确定菲尔德斯半岛东岸为新址。
1984年12月30日15点16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乔治王岛登陆,郭琨举着国旗带队登陆,在南极大陆上首次留下了中国南极科考队的足迹,鲜艳的五星红旗从此飘扬在南极上空。
建站的第一大难题是抢建卸货码头。因为大船无法靠岸,只能靠小艇把500吨建站物资运到岸边,再转运到站。因此,必须在岸边抢建一座供小艇停靠和汽车吊运物资的码头。考察队指挥部决定组建一支20人的码头突击队,3天内完成任务。
颜其德记得,1月的南极乔治王岛气候恶劣,冰天雪地,寒风凛冽。队员们跳入刺骨的海水里,岸上的临时帐篷里准备了老酒、姜汤、棉大衣和热水袋等应急御寒措施。突击队员两班倒,10个人10分钟一班,在海水中抡锤、扶钎、打桩。冻得顶不住了,就上岸进帐篷暖和一下,另外10个人马上跳下水接替,一秒钟也不耽搁。突击队员们72小时连续轮番作业,简易码头基本建成。
④落成:国际南极治理舞台上有了话语权
南极夏天的平均气温为0℃,站上最低气温为零下7℃。郭琨的日记中写道:在南极停留的59天里,8天晴,26天雨,25天雪。大风来袭时,最大风力达每秒40米,强度超过12级台风。
队员们睡在充气帐篷里,充气垫和睡袋就铺在冰原上。塑料帐篷常被大风掀翻,拉链式门帘缝中时而灌进雪粒。有时队员收工后,帐篷里积雪已有一尺多厚。每天12点后收工,因为极度疲劳,躺下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经常是睡袋上一层雪,充气垫下一摊水。
刘小汉回忆:“那时根本分不出领导和科学家,全都是建筑工人,都扑在第一线,包括郭琨队长自己。我们跳进那么冰冷的海水里修码头,奋战一天总算修好,结果第二天起来一看被海冰推走了,只能重新来。”
45天后,中国南极长城站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长城站”铜制站标被镶嵌在第一栋屋门正上方。长城站主体部分由6栋橘红色房屋构成,包括发电站、通信电台、气象站、测绘、食品库、科研栋、医务文体栋、码头、直升机机场、邮政局等20多个部分。
在长城站主楼前,队员们竖立了一块路标牌--17501.949公里,这是长城站与北京的距离。
1985年2月20日是大年初一,考察队举行了长城站落成仪式,庆功宴上,全体男儿相拥痛哭。至此,我国成为在南极建立考察站的第17个国家。同年10月,中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享有了南极事务的议事权和决策权。中国在国际南极治理舞台上正式有了话语权。
综合自《中国新闻周刊》《中国自然资源报》、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