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部门,其中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等高危新生儿又是医院感染暴发的高危人群,任何不规范的操作、环节,均可能导致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因此,防范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生儿配奶是新生儿科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新生儿配奶感染防控知识您知道多少呢?
一、工作人员管理
1.配奶室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毒技术培训,患有感染性疾病者在未治愈前不得参与配奶工作。
3.配奶室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卫生习惯,配奶前严格执行手卫生、戴口罩、帽子、穿清洁衣或防水围裙,认真落实配奶流程、奶瓶、奶嘴清洗消毒流程等。
二、物品管理
1.奶粉应保存于清洁干燥处,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需注明启用时间,密闭存放;开启后保存时间根据说明书要求。
2.取用奶粉的勺子应干燥存放,不得存放在奶粉中。搅拌勺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置于清洁干燥容器中备用。
3.配奶水须煮沸,冷却至所需温度使用,现配现用,确保 2 小时内完成喂养,剩余奶液不得再用。
4.已经冲调后的配方奶应该立即哺喂。室温环境下2小时内未能吃完的配方奶应全部倒掉。
5.奶具使用后,应由配奶室统一收回清洗、消毒或灭菌。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所用奶具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一次性奶具不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灭菌,不得交叉使用。
6.盛放奶具的容器应每日清洁消毒或灭菌。
7.教育指导产妇收集母乳前应先洗手,清洁乳头,使用专用母乳收集袋收集母乳,母乳收集、转运中应防止被污染。
8.需储存的母乳应放置于2-8℃冰箱内,应于24小时内使用完(根据运送条件,运送过程未保持低温者应适当缩短存放时间)。估计使用时间超过24小时的母乳,应放置于低温冰箱(-70℃)保存。
9.储存母乳的冰箱由护士执行清洁消毒,冷藏冰箱每天使用清水擦拭 1次,每周使用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1次,如遇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10. 温奶水浴箱每天使用清水清洁1次,水浴箱用水每日更换,每周使用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1次。
三、环境管理
1.配奶室环境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
2.配备专用清洗水槽及专用清洗用具,每日清洗消毒。
3.每次配奶开始前及结束后,应清洁配奶操作台,必要时消毒。
4.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奶具存放柜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
四、奶具及配奶容器的清洗消毒要求
1.使用后的奶具由工作人员洗手后,取下奶嘴,倒净剩余奶液。
2.在流动水下搓洗奶嘴、奶瓶,奶嘴、奶瓶使用专用洗涤剂清洗后交配奶室室集中消毒或灭菌。
3.将消毒或灭菌后的奶具存放于干燥处,存放时应注意清洁操作。
4.消毒或灭菌后奶具的保存时间不应超过一周,开启后剩余奶具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五、严格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规定
1.医疗废物的管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正确分类与收集、运输以及处置,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无混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置黄色医疗垃圾袋内,锐器置于锐器盒内。
3.加强对新生儿的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并对感染源进行隔离。
4.相关配奶设施设备规范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与消毒。
参考依据: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
《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引》(2020版)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