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慢阻肺:不可“轻慢”的疾病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原创
十院科普官,一切为了您的健康
收藏

慢阻肺是呼吸健康的“隐形杀手”,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全球数亿人。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11月的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就是想向大众敲响警钟,提醒共同关注,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为健康呼吸努力!

一,“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需警惕!

慢阻肺最常见的三个症状是“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也有些患者仅仅有咳嗽和咳痰的症状,但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很多患者会觉得呼吸困难,并且出现喘息,胸闷以及一些和呼吸无关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抑郁等。

对于已经患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人,更要警惕这三种症状表现。

二,这些误区认识

要不得!

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对慢阻肺认知有误,以致贻误治疗,使得疾病进展,深受其害!

误区一:慢阻肺是“慢”病,危险不大

不少慢阻肺患者因为疾病名中有一个“慢”字,认为危险就不大,可以慢慢来,不用对其太过担心。

其实,“慢”字并不是指疾病危险性小、程度轻,而是指长期存在。

慢肺阻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死因分别是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慢阻肺患者肺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可达2-5倍,有研究显示肺部慢性炎症可能促进肺癌的发生;慢肺阻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总体发生率为18.5%,慢肺阻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死率是无心血管疾病合并症患者的3-4倍。可见,对待慢阻肺切不可“轻慢”,必须重视!

误区二:慢阻肺是一种没有办法预防的疾病

很多人认为慢阻肺不可以预防,事实并非如此,慢阻肺是可以预防的!

该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吸烟、长期吸入空气污染物、职业暴露、遗传等因素。

通过避免这些风险因素,尤其是戒烟,可以降低患慢阻肺的风险。

误区三:老慢支等同于慢阻肺

有部分被诊断为老慢支的患者认为自己就是慢阻肺,因此陷入苦闷。应该说老慢支和慢肺阻有相关性,但并不完全一致。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

从医学上来定义,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慢性支气管炎(老慢支)是指在排除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

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可以诊断为慢阻肺;但如果患者仅有“慢性支气管炎”,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所以,已经被诊断为老慢支的患者,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管理,还是有可能避免疾病进展成慢阻肺的。

三,长期规范治疗

是基石!

已经确诊为慢阻肺,下一步该怎么办?国际慢阻肺权威指南强调,慢阻肺就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为慢性疾病,需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

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减少死亡风险,减少住院次数,降低肺癌发生率。

慢阻肺治疗不仅要控制症状,关键是长期管理气道的慢性炎症。目前主要采取药物对因对症治疗:(1)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强效抗击炎症因子,控制气道炎症,改善支气管肿胀状态,从而改善疾病。(2)通过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直接扩张支气管,让气道得以从狭窄的状态变为通畅的状态,进而改善呼吸症状。

提醒三点要牢记

1、病情稳定时每月复诊1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联系或复诊;

2、正确使用药物治疗的装置,否则会影响效果;

3、遵循医嘱规范用药,切忌自行减药停药。

总而言之,慢阻肺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防止进展。坚持长期药物治疗是控制慢阻肺疾病进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