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传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王立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肺功能检查已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属项目,其在儿童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监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更是不可或缺。然而,许多家长对于肺功能检查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对其重要性、适用年龄及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知之甚少。
一、不同肺功能检查项目的适用年龄与意义
肺功能检查是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它通过测量呼吸过程中气体流量、容积等参数的变化,来反映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从医学角度来看,在儿科领域,肺功能检测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由于检测技术的特殊性,肺功能检查在婴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应用相对少。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存在困难,该年龄段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多发,同时各种先天性疾病常见,医生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的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如高度怀疑哮喘或其它导致喘息性的疾病,医生常建议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从而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新生儿科、呼吸科等专科医生对新生儿肺功能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和肺发育不良的儿童也接受了肺功能检测。这些检测有助于医生了解患儿肺功能的损伤程度,为疾病的评估、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二、肺功能检查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对于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而言,检查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很重要。首先,家长应确保孩子在检查前不要吃得过饱,以免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适。同时,孩子应在检查前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正在使用哮喘治疗药物的患儿,家长需特别注意药物的使用情况。在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时,患儿应提前避免使用支气管舒张剂,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同样,对于需要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患儿,也应提前停用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如吸入激素和抗白三烯药物等。一般来说,对此类检查,医生会建议患儿在检查前停药至少3天,以除外药物对肺功能的影响。
此外,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孩子处于感冒期间,尤其是患传染性疾病期间,建议暂时不进行肺功能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他人健康。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三、应对孩子不配合的策略
面对不配合的儿童,耐心与技巧是关键。理解能力差或情绪波动的儿童难以顺利完成检查。此时,家长、医生和技术人员应给予鼓励和解释,通过模拟演示、视频引导和游戏化的互动,让孩子能够明白怎么做,降低儿童对检测的恐惧感,提升他们的参与意愿,否则也不必太勉强。对于动作协调性不佳的儿童,检查可能需要延后,至其发育略成熟时再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好在孩子生长变化很快。在某些情况下,如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如水合氯醛,帮助婴幼儿进入睡眠,才能完成检查,该药物已临床应用多年,使用广泛,安全性很高,只要正确使用,无需过度担忧副作用。
四、解读结果:医生与家长的共同责任
肺功能检查报告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需要专业的医生解读。医生会重点关注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中的一秒量(FEV1)、一秒率(FEV1/FVC)、肺活量(FVC)等指标,这些数据能够揭示气道阻塞的程度和性质。对于慢性肺病患者,肺活量的变化很关键。然而,家长无需陷入数据细节,理解整体情况即可,必要时医生会详细解释检测结果的意义。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激发试验的阳性结果虽指向哮喘的可能性,但需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判断,排除其他疾病干扰,如囊性纤维变性或鼻炎,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肺功能检查不仅是诊断工具,也是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即使哮喘症状得到控制,定期复查仍有必要,以评估疾病状态、指导药物调整,预防复发。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与医生配合良好,才能共同守护儿童的呼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