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就像一个隐藏的杀手,对老年人的脑血管虎视眈眈。
老年人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家中老年人该如何保护脑血管呢?
寒威乍起脑血管的“凛冬三险”
1.血管收缩与血压波动:
血管在低温下会收缩,这就好比把水管口子变小了,压力自然就增大,血压噌噌往上升。老年人的血管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有弹性,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很容易就发生脑出血,就像老化的水管突然破裂一样危险。
2. 血液黏稠度增加:
寒冷还会让血液变得黏稠。
血小板变得活跃起来,纷纷聚集在一起,血液也变得更浓了,老年人本就相对缓慢的血液循环进一步受阻,就像水流变慢的河道容易淤积泥沙一样,脑血管形成血栓的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引发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
3. 交感神经兴奋:
气温降低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使其兴奋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会释放一系列激素,进一步加剧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并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对于老年人来说,心脏功能和血管调节能力本就处于衰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更容易打破身体的平衡,脑血管疾病就更容易找上门了。
暖护秘籍抵御 “寒潮之袭”
1. 首护之首,“帽”御寒冬
头部是热量散失的大户,在寒潮里,脑血管特别容易因为头部受凉而收缩。这时候,一顶帽子就能发挥大作用了。出门的时候戴上它,就像是给脑血管穿上了保暖衣,能把热量牢牢地锁住,让脑血管舒舒服服地,血压也能保持稳定,大大降低了发病的风险。
(1) 选择合适的帽子
材质:保暖性好且透气,如羊毛帽、羽绒帽或含有高科技保暖纤维的帽子。
尺寸:既不过紧压迫头皮,也不过松容易滑落。
款式:**能够覆盖额头、耳朵和后脑,**以全方位保护头部不受寒风侵袭。
(2) 室内外温差管理
外出时,务必佩戴帽子,减少头部热量散失。
进入室内温暖环境后,可适当脱下帽子,但避免立即接触冷风,以防感冒。
除了帽子之外,及时增添如厚棉衣、羽绒服等保暖衣物**,重视颈部、背部、腹部与脚部保暖,**可搭配围巾、保暖背心、厚袜及防滑保暖鞋。
室内保持适宜温度并注意通风,同时避免环境前后温差过大。
特别是老人应避免从家中27℃的空调房间直接出门到零度的室外,而应当在关闭空调或暖气后,在10-20℃的房间过渡下再外出,短时间内剧烈的温差变化也是诱发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
2. 动静相宜,“体”健御险
运动能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脑供血,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停止运动。
但老年人,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不宜晨练,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阳光比较充足,气温也相对高一些,这个时间段做锻炼比较适宜。
出去散散步、打打太极拳或者练八段锦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可采取室内运动代替室外运动,但要保证运动场所换气通畅。运动前充分热身,过程中适量补水,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引发血压急剧上升。
除了选择合适的运动之外,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或身体疾病等原因,体位改变时往往伴有血压改变,所以在清晨起床时动作要缓慢,避免因体位迅速改变带来血压骤降,影响脑部供血。若体位改变时出现头晕、头痛,需要及时监测血压。
3. 食之有道,“养” 护血管
天气寒冷时就想吃口热乎的。冬日老年患者饮食尤其要注意,容易消化的食物更为适宜,保证营养均衡,增加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食物摄入,如新鲜蔬果、全谷物、坚果等;适量摄取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优质蛋白。
控制盐、油、糖摄取量,减少腌制、油炸食品与高糖饮料摄入,这些可都是健康的大敌。
多喝水很重要,它能让血液没那么黏稠,流动得更顺畅。晨起时,可以饮用1~2杯温开水。夜间睡前不要为了少上卫生间而不动不饮,导致严重后果。
4. 心宁神安,“情” 抚寒冬
冬天日照时间短,老年人很容易情绪低落,但是心情对脑血管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建议老年朋友减少熬夜,规律作息;建议子女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让老年人多和家人朋友聊聊天,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保持心胸开阔、心平气和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重要。乐观的心态就像阳光一样,能驱散心头的阴霾,让脑血管也跟着放松放松,远离疾病的困扰。
5. 检管有方,“医” 路护航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者,需定期体检,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寒潮期间若身体不适或病情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加药减药。
出现什么情况,
要马上去医院呢?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大脑”。早发现、早就诊、早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卒中患者预后。
当您出现以上症状时,请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到离家最近的具有规定资质的医疗机构,争取最佳治疗时间,一刻都不能延误。
凛冬将至有了这些防护小秘籍,就像给老年人的脑血管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平安度过寒冬,享受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撰文:周欣悦、 郝科煜、高琳琳
审校:孙富康、李冠妍
排版:郑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