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心脏有个“小耳朵”,九成房颤血栓因为它!专家教你如何正确预防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我们的心脏就像是两室两厅的房子,左右两个心房各有一个“全封闭式阳台”,外形像心脏的两只耳朵。我们称之为心耳

左心耳,这个位于左心房的附属结构。虽然个头小,但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它就变成了一枚“定时炸弹”,有随时爆炸的危险!

左心耳内的血栓一旦脱落,随着血流进入大脑,就会引起中风,而中风是房颤患者致残的首要原因,也是致死的重要原因。

一、为什么血栓会住在左心耳呢?

左心耳位于左心房前下方,形态上主要呈“口小肚子大”的形状,为狭长、弯曲的管状盲端(一头开口一头堵),形态变异较大,这就使得血液容易进入反而不容易流出来。

说到左心耳,就不得不提房颤。在正常的窦性心律下,左心耳因具有正常收缩能力而很少形成血栓。但是房颤病人房颤时,左心耳明显增大,且失去有效的规律收缩,导致血液在左心耳淤积,因此非常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卒中发生。

二、房颤是如何导致卒中的?

房颤是心血管系统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问题。大部分房颤患者本身会有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而最让患者和家属忧虑的是:房颤会导致“中风”。

左心耳是左心房延伸出的一个类似“耳朵”状的结构。患者房颤发生时,血流在左心房里不规则流动时,由于左心耳表面凹凸不平,易使血流在此处产生旋涡和流速减慢,当左心耳内血流速度减慢到一定程度,此处血流就会停滞凝结,形成血栓

如果血压增高或者心跳加快,血栓容易从左心耳里“逃”出来顺着血液循环流出到脑血管,最容易堵塞脑血管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

长沙泰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江斌介绍说:“房颤在高血压病、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等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引起脑卒中及血管栓塞性疾病、心衰、认知能力下降及痴呆等。

有数据显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血栓,90%来自左心耳,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

患者因为房颤而中风,病情往往比较严重,会导致瘫痪、残疾、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和家属都带来巨大的痛苦。所以,预防中风是房颤患者治疗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房颤患者如何发现左心耳血栓?

左心耳的部位靠后,大部分情况下被左心房主体部分遮挡,常规的经胸心脏超声很难发现到。可以通过左房CT经食道超声来发现有无左心耳血栓形成。

四、如何阻断左心耳和房颤引发的危机?

房颤患者如何预防脑卒中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房颤患者可以应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规律有效的抗凝治疗,预防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从而避免各种栓塞事件的发生。但抗凝药物使用存在一定弊端,会增加出血风险。

此外,我还可以**通过左心耳封堵手术来替代口服抗凝药物来预防各种栓塞事件的发生。**它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通过在患者大腿内侧股静脉伸入导管,将左心耳封堵器输送至左心耳并植入。

左心耳封堵器就像一把固定在左心耳入口的伞,形成一道屏障,永久封闭心耳,防止血栓形成的根源,有效预防房颤卒中的发生。

对于易发生卒中的高危人群而言,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比不干预的患者,卒中发生率可降低80%;随访一年后,95%以上的患者可以停用抗凝药物。

对于房颤患者,江斌主任建议有氧运动,早期运动推荐散步,时长控制在20到60分钟以内,随着时间的累积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强度,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运动3到5天即可。

同时要注意锻炼呼吸功能,促进心脏康复,采用腹式呼吸、呼吸频率不要太快;日常生活中不要熬夜,戒掉烟酒、咖啡、浓茶,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

来源:长沙泰和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评论
科普65bf7cf37d4ed
进士级
已阅读
2024-12-01
泰顺惠友社工
大学士级
心脏有个“小耳朵”,九成房颤血栓因为它!专家教你如何正确预防
2024-12-01
飞马腾空
大学士级
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