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高校专业解读】南信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探索光电世界奥秘

科学报国正当时
科学报国正当时官方账号
收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源于1960年建校时设立的气象系物理教研组,历经基础课部、基础科学系、电子信息与应用物理系、物理学系、数理学院等发展历程,2011年11月成立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至今。学院现设有应用物理系、光电工程系、公共物理教学部以及光电研究院、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共享)、大气光电探测与信息融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光子学与光电探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大气光电智能感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教学系部、实验和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光电信息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光电信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光学工程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开设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物理学三个本科专业。

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二期(2024年再次入选品牌专业三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3年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光电产业集群基地”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于2020年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物理》(2021年)和《大学物理实验》(2024年)获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光学、机械学、电子学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光信息领域相关科学理论、光电仪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进行光电功能器件的研发应用、光互连与光传输系统的探索等。例如: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等先进大气光电探测设备的研发,智能光纤通信及高精度光纤传感系统的研究等。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学生能够成为在光学工程、光通信、电子学、图像与信息处理、大气科学等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研、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应用、运营管理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可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攻读研究生。

在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光谱检测与智能处理、光纤传感技术、大气污染物及光电探测、新能源光电器件材料、凝聚态与计算物理等方向,学院建有一批结构稳定、特色鲜明的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自“十三五”以来,学院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及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国家级课题91项,获批省部级项目55项、横向课题115项,总科研经费达11218.74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83篇,其中SCI收录642篇,编写专著、教材9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等省部级奖励9项;获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等学会科学技术奖6项。

审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