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镇栋 杨林 龙羿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审核:杨玲玲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饱餐一顿后,惬意地瘫在沙发上打饱嗝,突然间胃里风起云涌,一阵酸浪逆流而上,感觉要从胃直冲到喉咙。这种现象其实很多人都经历过,它其实有一个专业名称——胃食管反流病。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风险会不断增加,在70~84岁达到峰值。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其定义中有3个关键词:胃、反流、食管。
胃上接食管,下接小肠。食物进入胃里,胃一边加紧分泌胃液,一边开始疯狂地蠕动。胃液是一种无色的强酸性液体,醋的pH约为2.9,而胃液的pH为0.9~1.5。胃的表面有一层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能保护胃不受酸性胃液的侵蚀。在胃液的作用下,食物会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在胃的蠕动下,食物会被送去小肠,进入消化新阶段。
胃与食管的连接处有一个由食管向胃单向打开的“阀门”,主要由食管下括约肌组成,其收缩功能异常强劲,有点像橡皮圈。进食后,食管下括约肌舒张,“阀门”开放,食物被推进胃里。随后食管下括约肌收缩,“阀门”又自动关闭。若“阀门”变得松垮,胃里的混合物就有反流的机会,那么胃的一次收缩,混合物就会向两头跑去,一头进入小肠,另一头就会冲进食管。
食管是前后扁平的肌性管状器官,位于身体正中间,是消化管各部中最狭窄的部分,长约25厘米。食管具有蠕动能力,能将食物推进胃里,但并不像胃一般具有强大的消化功能,而且食管黏膜不能抵御酸性胃液。当胃内的混合物冲破食管下括约肌构成的“阀门”时,会长时间出现反流现象,持续损害食管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即食管炎。食管炎进而会引起食管黏膜水肿和糜烂,导致更多并发症的发生。
二、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病常见的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及巴雷特食管。
1.上消化道出血 当食管黏膜出现糜烂及溃疡时,可导致呕血和/或黑便。
2.食管狭窄 当食管上皮和底层组织损伤,受损部位会逐渐被瘢痕组织所取代。瘢痕组织不断变大,伴随水肿,使食管壁增厚,食物经过的“通道”则会相应地变得狭窄。
3.巴雷特食管 当食管上皮持续受损并被替换时,食管下段的新上皮逐渐被单层柱状细胞取代,这些细胞更能经受得住反流,此为巴雷特食管。但是,柱状上皮有更大的风险会退化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食管癌,即腺癌。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表现?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食管症状和食管外症状。
关于食管症状,可谨记一句话:“反酸烧心是典型,胸痛癔球要小心!”
1.反酸 混合物冲进食管,由于胃液的酸性特征,患者会感到有股酸溜溜的东西冲上来,此为反酸。
2.烧心 混合物中的胃液如果侵蚀到食管神经末梢,会产生烧灼感。由于食管下段与心脏的位置相近,所以患者通常有烧心的感觉。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胸痛 胃液还可侵蚀食管的神经和肌肉,造成食管痉挛,随之会刺激到痛觉神经,就会出现胸痛。
4.癔球症 如果混合物反流到食管上方的咽喉部,患者就会有咽异物感,即癔球症。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症状主要由反流物刺激或损伤食管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引起,如呼吸道症状等。由于气管和食管是“邻居”,共同开口于咽喉部,酸性混合物如果通过这个“三岔路口”跑到气管中,会刺激气管,引起咳嗽、咽喉炎、哮喘等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其实是身体在提醒我们,吃得多、吃得快、爱趴着休息,都会让“酸水”找上门来。虽然它看似只是“小毛病”,但长期发展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健康隐患。学会倾听身体的信号,调整日常习惯,把这场“酸溜溜的逆流”管好,才能让肠胃更舒适、生活更无忧。
参考文献
[1]葛均波,王辰,王建安. 内科学[M]. 10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2]王庭槐. 生理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崔慧先,刘学政. 系统解剖学[M]. 10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