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成熟较快,具有种植效益高、上市早等优势,可为种植户带来可观利润,但繁殖方法、营养供应、病虫害等因素,均会影响大樱桃产量及品质。
目前,已知有数十种大樱桃树病虫害,如根腐病、流胶病、叶蝉、美国白蛾、梨小食心虫等,若防治不及时,则会引发树势衰弱、生长不良、提早落叶、产量降低等严重后果。
和润农业特地为广大果农们精心汇总了数种大樱桃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助力果农们稳步迈向丰收。
病害—流胶病
流胶病又称树脂病,属于真菌侵染性病害。冻害、机械损害、树体衰弱、营养失衡、树体抵抗力差等因素,均可诱发大樱桃树流胶病。病害发生后,侵染枝杈表皮组织、树干伤口处,分泌树胶,导致果实严重减产,甚至引发死树、死枝。在大樱桃整个生长季,该病均可发生,多见于5—9月,流胶后病害处木质部腐朽,使得树势衰弱,易感染其他病害
防治要点如下:
(1)做好果园综合管理,在栽种、修剪、果实采收等环节中,避免机械损伤树体,注重夏季修剪。
(2)果实采收后 ,做好病害预防 。
(3)对于已发病部位,刮除树体病斑后,露娜润 2000-4000倍液喷雾。
病害—褐斑病
褐斑病多发于秋季,属于真菌性侵染病害,简称叶片穿孔病或褐斑病。发病初期,大樱桃树叶片上会出现紫色斑点,随着病害的加重,斑点范围逐渐扩大,形成圆形褐色病斑,导致叶片干枯、离层,最终提早脱落。该病可通过昆虫、空气传播,病菌以子囊壳、菌丝体的形式,飞散至受害叶片上,果园排水不良、夏季雨量大、果园地势低洼、树势较弱等因素,都会增加褐斑穿孔病发生风险。
防治要点:
(1)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树势,注重果园施肥;
(2)秋季落叶后,彻底剪除病枝和清除落叶、枯枝,消灭越冬菌源;
(3)在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在多雨、潮湿季节,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湿气滞留;
(4)发现褐斑穿孔病后,可使用拿敌稳4000-6000倍液喷雾。
病害—根腐病
叶早落、叶色黄、树体外观生长不良,是大樱桃树根腐病的典型表现。一般情况下,病害仅在1~2个大枝出现,逐渐扩展到全树,1~2年后,树根可完全枯死,在木质部和褐色树皮之间,可见羽绒状、扇状、扁平、呈浅黄色或白色的菌块。
该病害防治措施如下:
(1)及时排除雨后积水,防止积水聚集,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2)加强果园巡视,定时检查大樱桃树树势,及早发现病变植株;
(3)发现病变植株后,扒开树根部土壤,挖至主根基部,沿着病斑寻找发病点;
(4)有效隔离发病树体和正常树体,可在病株周围挖深沟,深度约1米,以此预防致病菌蔓延;
(4)对病根进行消毒,使用拜耳入田5500倍液进行灌根。
虫害—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可危害梨、桃、李、樱桃等果树嫩梢,简称梨小,又名折梢虫。幼虫蛀入新梢后,由上向下取食,蛀孔外有树胶、虫粪排出,叶片逐渐枯萎、干枯,每个幼虫可危害3~4个新梢,被害新梢有脱出孔,中间形成空洞。该病害多见于每年7月上旬至9月上旬,且危害相对严重,湿度大、雨水多等因素,利于成虫产卵,进一步加重梨小食心虫危害。
防治要点:
(1)每年8月,自制草束,并将其捆绑在樱桃树主干上,以此诱捕越冬的梨小食心虫幼虫,冬季时取下烧毁;
(2)果实采收后,对被蛀新梢进行处理,彻底剪除后带出园外深埋;
(3)幼虫危害期,使用药剂防治,如敌杀死1500-2500倍液喷雾。
虫害—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食性极杂,又名秋幕毛虫,可危害300余种植物,为世界重要检疫害虫。白蛾幼虫食用大樱桃树嫩枝和叶,低龄幼虫啃食叶肉,茧蛹可在各种缝隙中越冬,如枯枝落叶丛中、树皮下等。
防治要点如下:
(1)利用美国白蛾天敌对其进行捕杀,如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寄生蜂、椿象、草蛉、蜘蛛等;
(2)定期检查大樱桃树叶片和枝条,及时剪除虫巢和卵块,对其进行集中销毁;
(3)越冬代成虫羽化前,清除果园内杂物,如枯枝落叶、杂草等,以此消灭越冬蛹;
(4)在树干上绑草诱集幼虫,潜入化蛹后集中烧毁;
(5)使用药剂防治,如优福宽17500-25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