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又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唯一病原,该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引发全身性疾病。如未经治疗,晚期可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与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HIV普遍易感,年龄在15~49岁感染者占总发病者的80%。其中,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值得重点关注。 HIV的构成及致病机制、临床表现
HIV呈类球形外观,由核心结构RNA、包膜、蛋白质构成,结构简单。可不要小觑这些简单结构,它的攻击力非常之强且无有效根治方法。原因是这些结构能与人体细胞相结合,破坏免疫细胞(CD4+T淋巴细胞),削弱人体抵抗力,从而引发全身性疾病。
感染HIV后会经历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病毒侵入人体后,24~48小时侵犯局部淋巴结,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引发急性感染,出现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持续1~3周。由于症状类似感冒,且体内检测不到HIV,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于是这段有症状但是检测不到病毒的阶段称为急性期。在此期间,存在一个特殊时期,即从病毒侵入人体到血液中检测到病毒的时期,称为窗口期。随着免疫细胞的恢复,机体逐渐恢复至正常或亚健康状态,但病毒无法清除,转为慢性感染,症状较轻,感染者可有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不易引起重视,血象检查仅发现存在缓慢的免疫细胞减少,机体存在传染性,感染3~6个月后,体内方可检测出HIV。此期与常人无异,能持续2~20年,被称为无症状期。若免疫细胞大量丧失,短期内机体失去抵抗力,则出现免疫缺陷相关症状,主要包括: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38℃);腹泻(多于3次/天);6个月内体重下降>10%;部分感染者还可出现持续性3个月以上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此阶段症状严重,机体功能迅速衰弱,为艾滋病期,即晚期。
如何预防及应对
HI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三种方式向外界扩散,其中以性传播和血液传播在大学生间最为常见。因此,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洁身自爱,避免不洁的性生活,正确地使用安全措施;(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医院看病,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3)注意输血安全,不使用非正规医疗单位来历不明的血液;(4)要远离毒品,更不能共用注射器吸毒;(5)不共用可能会刺破皮肤的用具,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但是,也无须惊慌,日常接触、握手、共餐等行为均不会传播HIV。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离体后难以存活,且对热敏感,60℃以上即可迅速杀灭,乙醇、漂白粉等化学物质亦可迅速灭活。
治疗措施
HIV战斗力极强,单一抗病毒药物无法有效对抗,因此科学家将现有的六大类专门针对HIV的药物进行组合,联合抵抗HIV,而且还给这种方法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鸡尾酒疗法”。该疗法可将HIV抑制至极低水平。若治疗及时,按时服药,患者想要延长一段时间寿命也是有可能的。若不幸感染HIV,务必及时就医,切勿隐瞒病情,我国对此类患者信息严格保密,且抗HIV药物免费提供,可安心接受治疗。此外还要做好防护,提高认识,学习艾滋病教育和性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做到会“爱”才不会“艾”。
(文/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护理部 从程程 郑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