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刘娜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垂体瘤是发生于垂体的肿瘤,通常为良性,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有些垂体瘤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流鼻涕”的现象,事实上,流出的并不是普通的鼻涕,而是脑脊液。
垂体位于颅底的垂体窝内,要想切除垂体上的肿瘤,需要通过鼻腔进入颅底(鼻腔到垂体的距离较短,手术创伤小),由于手术操作比较复杂,手术过程中有可能会损伤颅底的脑膜,或者说损伤了脑脊液流动的通道,导致脑脊液流出,这在医学上称为脑脊液漏。当然,如果患者有先天性或后天性的颅底缺陷(如骨质薄弱或受过外伤),可能会增加脑脊液漏的风险。脑脊液外溢的出口部位有鼻和耳,临床上以鼻漏多见,称为“脑脊液鼻漏”。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从鼻腔流出后,看起来有点像流清鼻涕,但是跟普通鼻涕不同,脑脊液通常是间歇性地单侧鼻孔流出。患者会出现头痛(直立位时加剧)、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脑脊液鼻漏,很重要的是要卧床休息(平卧位可以减少脑脊液流出),不要用力咳嗽、打喷嚏,不要用力排便,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如脑膜炎等)。如果流得越来越多,需要做进一步处理,如通过手术进行修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