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电影《侏罗纪世界》“最终boss”,原来是它!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官方账号
收藏

今天我们采访的“嘉宾”是沧龙化石标本,TA位于我馆龙的时代展厅内,此件展品产自摩洛哥,属于倾齿龙类,学名为Prognathodon anceps。

此类沧龙头部强壮,牙齿粗大,是一种非常凶猛的的捕食者。这件标本长七米,化石含量达到75%以上,头骨完整度可达90%,是已知最为完整的沧龙类化石骨架之一。


沧 龙 是史上曾出现过的最大的海生爬行动物之一,其中最大个体据估计可达20米左右。在著名电影《侏罗纪世界》系列中,沧龙就以“最终boss”的形象出现在大荧幕上。

沧龙科(Mosasauridae)学名的意思为“来自墨兹河的蜥蜴”,因为第一个沧龙类化石是于1780年在墨兹河流域的马斯特里赫特市发现的,是一类外形如蛇般弯曲的水栖爬行动物。沧龙类出现于93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消逝于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前后大约只存在了不到3000万年的时间,但它们却是海洋中有史以来最为凶残的居民。

沧龙科种类很多,其下又可分为:

沧龙亚科(Mosasaurinae)、

海王龙亚科(Tylosaurinae)、

大洋龙亚科(Halisaurinae)及

扁掌龙亚科(Plioplatecerpinae)

四个亚科,据统计目前沧龙科下一共有约30个属,种超过了60个。据1993年Russell统计,古生物学家发掘到了超过1823件的化石标本。

沧龙的攻击力为何如此强悍?

沧龙在其进化成超大个体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洋霸主。除了超大个体外,沧龙类身体的以下特征也有助于其攻击其他动物:

1.拥有外形扁而长的头骨,部分沧龙科成员头部还有一个球状突结构,用于捕食或争斗中撞击猎物和敌人;

2.良好的视觉和听觉使它们能够感知周围细微的变化,利于捕食和躲避敌人;

3.虽然鼻子不太好使,但和蛇一样的分叉的舌头,带有众多嗅觉细胞的舌尖可同时感知两个方向的味道,保证它们不会漏掉任何一个猎物;

4.庞大的身体和粗壮的脖子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咬合力

5.背椎骨椎体上具有明显的椎弓突和椎弓凹,这种特殊结构将脊椎骨紧紧地锁在一起,背椎变得更结实;

6.拥有特化的鳍状肢,帮助它们在水中前进时控制方向、平衡身体;

7.几乎占身体总长一半的尾巴,为它们在水中前进提供了动力来源。一些类群比如浮龙(Plotosaurus)更是进化出更为先进的半月形尾巴,这样的尾巴呈两个叶,其上叶从尾椎骨下降点向上发育,由软骨支撑,而下叶顺着下降的尾椎骨发育,并与上叶连在一起,这样的外形能够使尾巴获得更大的柔韧性,从而为它们的运动提供更大的动力。

沧龙都是超大体型吗?

早期的沧龙科成员体型很小,身长大约1-7m,脑袋细长,嘴里长满尖锐的牙齿,身体修长,尾部狭窄,必须要让身体呈S形摆动,才能推动自己在水中前进。但沧龙科娇小体型的阶段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大约在300万年内,它们就进化成体型超大的个体,比如船首节沧龙(Tylosaurus proriger),体长可达15-18米,跟现生的座头鲸大小接近。

沧龙是如何产下宝宝的?

在水中生活的沧龙也可像鱼龙目家族一样选择的是卵胎生的繁殖方式,它们一次能产下3-5只小沧龙,但是因为年幼的沧龙一出生就要独立生活,所以能够顺利活到成年并不容易。

评论
科普中国●yling
庶吉士级
沧龙是史上曾出现过的最大的海生爬行动物之一,在其进化成超大个体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洋霸主。沧龙化石标本对于了解当时海洋中的这些爬行动物的分类演变,以及其身体结构特征变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我们大家了解当时的古生态、古环境,以及古海洋环境的变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4-12-06
畜牧兽医知识科普
贡士级
电影《侏罗纪世界》里的最终boss竟是沧龙,太震撼了!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的这件沧龙化石标本,完美展现了它的威猛与霸气,仿佛让我穿越到了那个恐龙横行的时代,是一次难忘的观展体验!
2024-12-06
科普中国●yling
庶吉士级
电影《侏罗纪世界》在白垩纪时代特别是末期,地球上的顶级掠食者可能并不是恐龙,而是一种被称为“沧龙”的巨型海洋生物,填补了史前顶级捕食者的生态位。沧龙在当时的海洋中是一方霸主的存在,也是麟龙之光,我们要保持敬畏的心对待这种生物。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