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技服务送上门,技术培训促春耕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官方科普号
收藏

日前,广西忻城县马泗乡联团村保利中丝(马泗)桑蚕基地热闹非凡,原本只能容纳60人的教室,硬是挤进了近100人,部分未能挤进教室的村民只好站在门口及窗口旁听。“今天桑蚕专家来上课,机会难得,我要认真听,学到真本领,争取今年养蚕有个好收成。”联团村二洞屯村民罗小林兴奋地说。

当前,春蚕饲养已经开始,蚕农们抓紧时间进行桑园管理及蚕室消毒等工作,桑田间、蚕室里到处是繁忙劳作的场景。

根据蚕农的技术需求,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蚕桑产业科技服务团成员陈枝等5人,到忻城县马泗乡联团村开展“科技支农促春耕”蚕桑生产技术培训。科技特派员针对小蚕饲养传授了15字技术要诀:“温湿宜、叶质优、蚕座匀、防病严、眠起齐”。

一、温湿宜

小蚕温湿度对蚕儿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温度要求:1~2龄28℃,3龄27℃;湿度要求:干湿差2~3℃。春期低温多湿以补温为主,夏蚕高温多湿以通风降温为主,如遇高温干燥天气,用尼龙薄膜覆盖后,再加湿匾覆盖,也可用地面泼水等方式降温。

二、叶质优

选叶应以叶色为主,手感、叶位为辅,1龄用叶嫩绿色,黄中带绿,有光泽叶肉厚,顶芽下第三片叶;2龄用叶绿色,绿中带黄,有光泽叶肉厚,顶芽下第四片叶;3龄用叶浓绿色,有光泽叶肉厚,第5~6片叶或用盲顶的三眼叶。

三、蚕座匀

必须及时做好扩座匀座工作,使蚕儿疏密适当,能够吃饱睡好。小蚕在蚕座内蚕头分布疏密均匀,蚕与蚕之间有2~3头活动空间,每次给桑前先行匀座、扩座,然后再给桑。每天给桑3~4回,1龄给桑1.5~2.5层,2龄给桑2~2.5层,3龄给桑2.5~3层,要求做到良桑饱食,同时做好眠起除沙工作,确保蚕座干爽清洁。

四、防病严

尼龙薄膜覆盖育,蚕座湿度大,病菌容易繁殖,必须严格抓好蚕室、蚕具、尼龙薄膜的消毒工作。消毒后的蚕具要晾干后再使用,同时由于湿度大,往往会发生僵病,因此收蚁时(或收蚁第二餐叶前)、各龄饷食前要撒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养蚕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带入病菌,造成蚕病发生,因此一定要严防病菌入室,必须将消毒防病措施贯穿养蚕全过程,坚持防病卫生制度。

五、眠起齐

控制日眠,防止夜眠,主要方法如下:一是控制收蚁时间,8~9时进行收蚁,10时前要收完蚁。二是选用适熟偏嫩桑叶喂蚕,保持桑叶新鲜。三是控制好温湿度,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四是调节饷食时间,根据蚕的发育快慢,通过调节饷食时间来达到控制日眠的目的,2龄、3龄饷食时间在下午3~5时,温度适宜,一般均能达到日眠。

当天,科技特派员还对蚕病综合防控技术、桑树优质高产栽培等蚕桑相关技术进行了培训,并现场对蚕农进行桑园管理指导,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作者∣广西忻城县马泗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莫朝龙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