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晚上饿一饿,生长激素分泌更多,孩子长得更高”
最近网上有一个育儿说法非常流行:“晚上要让孩子饿一饿,特别是八点之后,任何食物都不要吃了,因为吃这些等到睡觉的时候,胃还需要消化食物,身体无法进行深度睡眠,影响了生长激素分泌,不利于孩子长高。”
流言分析:观点片面,也缺乏临床证据支持。
身高生长的影响因素复杂,内分泌调节生长激素是一方面,但其根基在营养的消化与吸收。纵观近几十年来中国青少年平均身高的增长,靠的不是“饿”得更多,而是营养更全面。所以不能以理论的一面来作为临床指导。如果家长盲目地执行“饥饿理论”,反而可能耽误孩子发育,影响长高。
孩子的身高问题一直都备受家长关心。最近网上有一个育儿说法非常流行:“晚上要让孩子饿一饿,特别是八点之后,任何食物都不要吃了,因为吃这些等到睡觉的时候,胃还需要消化食物,身体无法进行深度睡眠,影响了生长激素分泌,不利于孩子长高。”
图片来源:某平台截图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我们来聊聊身高生长的影响因素~
“挨饿”产生的生长激素不促进“生长”
生理学上,在饥饿、运动、低血糖、应激等使能量供应缺乏或消耗增加时,生长激素(GH)分泌均增多,尤以急性低血糖对生长激素分泌的刺激效应最为显著。反之,血糖升高则可使生长激素水平降低。不可否认,“挨饿”总归得到了更多的生长激素。然而,生长激素在人体中起着多重作用,其生理功能可分为即时效应和长时效应,分别参与代谢调节和促进生长。即时效应是生长激素分泌(“挨饿”得到的)后,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直接起作用实现的生理反应,作用是调节代谢:
在饥饿状态下,生长激素通过升糖效应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在应激状态下(如低血糖、剧烈运动),生长激素迅速分泌以调节代谢平衡,为身体提供能量支持。
即时效应通常不依赖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主要通过生长激素直接作用于目标组织完成(下图),基本不参与到促进生长上来。
图片来源:《生理学》第 10 版
促进长高的生长激素从哪里来?
促进生长主要是起长时效应的生长激素,多依赖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并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实现慢性且持续的生理效应。
这部分生长激素呈脉冲式分泌(下图),不受饥饿、运动、低血糖、应激和类固醇激素等影响:夜间睡眠时是分泌高峰,在深度睡眠期间分泌最旺盛,尤其是入睡后 1 小时左右。
图片来源:《生理学》第 10 版
即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与是否饥饿关系不大。相反,夜间饥饿反而可能影响睡眠深度和质量,从而干扰生长激素的分泌。另外,饥饿状态得到的生长激素是即时效应机制,作用到促进生长效果有限。如果因饥饿过度导致低血糖或身体代谢紊乱,反而对孩子的健康和生长不利。
让孩子长高的关键是什么?
1、均衡饮食,丰富多样
生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D 等营养素支持,这是大厦之根基。
2、三餐规律,合理分配
通常建议总能量按早餐、午餐、晚餐大致分配比例为 25%~30%、35%~40%、30%~35% ,更利于消化吸收。
强调早餐的重要性,并建议早餐应包括谷物、蛋白质、蔬菜和水果,能量来源多样化。
加餐、午餐和晚餐需根据活动水平和时间安排适量调整。
晚餐能量不宜过高,特别是减少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防止夜间能量储存过多,预防肥胖。可以增加粗粮比例以提高饱腹感、降低夜间血糖水平,兼顾营养同时让身体相对“饥饿”。
3、规律作息,保障睡眠质量
合理安排孩子睡眠时间,减少睡眠环境打扰,积极干预影响睡眠的疾病因素(湿疹、鼻炎、打鼾、哮喘等)。
4、适量运动,助力骨骼生长
白天进行适量户外活动或运动,建议中高强度运动平均每日 60 分钟以上,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同时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5、心理健康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综合成长的基础,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总的来说,不进食,晚上“饿一饿”让孩子长得更高,这种做法并没有得到科学证据验证,同时也背离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盲目让孩子挨饿不仅不能提高生长激素分泌,反而可能影响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们要理性看待这类说法,科学育儿才是明智之举。建议家长除了管理好孩子饮食、睡眠和运动,还需要定期体检,监测生长曲线。如果孩子的身高增长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建议及时咨询儿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照“谣”镜
平常需要警惕那些利用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和焦虑来传播的信息,这些谣言往往通过社交媒体、非专业论坛或口口相传的方式迅速传播。也可以自己尝试从逻辑性上对看到的信息进行分辨,比如“晚上饿一饿,孩子长更高”的这个说法,对于孩子的成长,营养均衡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通过饿来促进生长,饿着肚子不太可能有助于他们的健康发育。
参考文献
[1]罗自强,管又飞.生理学[M]. 第10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2] Shlomo Melmed.生长激素的生理学. UpToDate.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physiology-of-growth-hormone. (Accessed on Jun 10, 2024).[3]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作者丨范玉柱 杭州禾芸嘉医院芽儿庄诊所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