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雨季,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为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尽快恢复生产,各畜禽养殖场户应抓紧做好以下五项措施:
一、检修生产设施设备
灾后对畜牧业生产尤其是防暑降温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尤其要检查用电线路是否安全。对洪涝灾害中倒塌、受损的栏舍、生产设施要进行修复加固,及时恢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时检查粪污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如有漏排等情况出现要及时修复。对一时难以修复但仍有倒塌危险的栏舍,应另寻地方暂养,以防止出现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全面消毒灭菌
及时做好受灾畜禽转移,清除栏舍周边特别是排水沟里的污水、污物,保持环境整洁与排水畅通。选用烧碱、生石灰等消毒药,对畜禽饲养场所、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场地等清洗后,按说明书有效浓度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消毒灭菌,养殖场消毒池要每天更换消毒药,连续3天。
三、加强通风换气
待栏舍清洁干燥后方可转入畜禽。定期开展防蚊灭蝇灭鼠工作,减少传播疫病的概率。对受潮的饲料及饲料原料及时晒干或者烘干,尽早使用,对已经泡水霉变的饲料以及原料要作销毁处理。
四、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饮水卫生,提供的水源最好能消毒后再使用,保证水源清洁无毒,并根据畜禽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适当添加一些多维、电解质等抗应激剂及免疫增强剂,促进畜禽机体的恢复,减少应激反应。
五、加强防疫检疫
密切关注重大动物疫病和灾后易发病,村级动物防疫员要开展疫情巡查,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病,要严格落实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严防扩散蔓延。做好灾后畜禽免疫工作,根据当地灾情和畜禽免疫状况,突出加强受灾存活畜禽的补免,适时提前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补免。
作者∣南宁学院 谭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