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路徽,总能唤起人们乘坐火车出行的记忆。“人在钢轨上”的精巧构思,既庄严宣示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热忱初心,也见证着一代代铁路人在铁道线上书写奋斗芳华的坚实足迹。风雨70载,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四院”)伴随着我国腾飞向新的铁路事业一起,培风图南,鹏程万里。今天,我国铁路客货运成绩单依旧亮眼——万里河山,铁路纵横,主要客运、货运指标稳居世界首位,固定资产投资也再创历史新高,一切的一切无不彰示着“流动中国”满溢的生机与活力。
▲李秋义
但在铁四院副总工程师李秋义眼中,铁轨不仅连接空间,也浓缩时间,折射沧桑巨变。从过往“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的喟叹,到建成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初步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自豪;从三尺讲台前声情并茂的“李老师”,到高铁轨道上实干笃行、青丝染霜的“义博士”,他早已在岁月荏苒间将自己的志趣与中国铁路的发展大势高度结合,只愿做一名默默奉献、朴实勤勉的劳动者,将自己毕生所学与无数团队成员发散出的智慧光辉一起汇聚成炬,照亮中国铁路事业奋进的道路,让交通强国的梦想早日照进现实。
眼下,虽然李秋义青春不再,但由他牵头打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杂环境下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关键技术体系却仍在“当打之年”,熠熠生辉在不断延伸的高铁轨道之上,使得“流动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然而他却无暇回看。“我们搞科研就是这样,目光永远要向前,前边一定还有需要我们去承担的责任,所以我必须继续攻坚克难、不懈创新。”他说。
以风为速,以轨为尺
“幸福最是家团圆”,这一点李秋义永远深以为然。曾经,这是横亘在他心头亟待改变的困境,今天,是他仍然奋战一线、不懈向前的最大动力。
生于吉林省,李秋义从小在东北地区长大,从未出过远门,直到18岁考入中南大学,他才跟随一路向南的火车真正领略到我国的幅员辽阔。火车悠悠,载着他从茫茫林海驶向南国秋天,李秋义难掩心中激动,但等到寒假,他想回到故乡时,乘车的心情却已是截然不同。那一年,他没能买到直达的坐票,也就是说不仅需要转车,还要一直在临近春运的火车上站到熟悉的“北国冬天”。光是到北京,李秋义就花了34个小时,再从北京辗转至吉林老家时,又是16个小时的流逝。算上中间休息的时间,回一趟家足足要花费三四天。
破除万难才能回家团圆的经历让李秋义第一次暗下决心要“改变”,身在铁路知识研习队列,他希望自己的苦恼不要在更多人身上重演,因此,他一路攻读硕博,且在毕业后收到铁四院的邀请时,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中南大学安逸舒适的教职工作,奔赴高铁筑路一线,向着我国铁路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召唤高歌而行——那一年刚好是国务院批准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2004年。
就这样,李秋义手上的粉笔变成了用于测量离缝的塞尺,脚上的皮鞋变成了便于户外作业的运动鞋,曾经在学校实验室里反复观摩研究的模型也成了“真刀实枪”的道床水泥和钢铁轨道。而世界上第一条修建在大面积湿陷黄土上的高等级铁路客运专线——郑西高铁,则是他作为轨道重大项目负责人为国家、也为自己交上的第一份答卷。
在铁路建设工程尚处摸索阶段的年代,项目开展自然不可能一马平川,甚至为适应湿陷黄土上铺线的工程实际,应用于郑西高铁的“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在当时的第一选择还是引进外国技术。但这一技术之前没有在无砟轨道中应用过,外方表示无法提供技术支持。“求人不如求己”,李秋义在重担落肩的瞬间便做出反应,迅速召集起团队,在3个月的时间里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潜心研发。最终,他们提出了创新、科学的“道岔区无砟轨道”设计方案,不仅破解了无砟轨道计算理论、设计方法、接口设计、施工工艺等一系列难题,指导施工单位成功创造单工作面日铺设无砟轨道500米的世界纪录,还为中国工程师赢得了尊重。
次年,为进一步加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无缝线路、桥上无缝道岔设计等方面的自主创新力度,李秋义组建起中国铁建第一轨道工程实验室,并开展了大量运营观测实验。从实验方案的选择到实验仪器的选购,从实验设备的布置到现场数据的采集,他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甚至为采集宜万铁路马口河特大桥最顶点的位移数据,他不顾自己从小恐高的心理畏惧,以超强意志蹬踩脚手架爬上了108.5米的高墩。虽然行至中途就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抖动和恐惧,但他从未有过一秒钟放弃的念头,心心念念的都是精准的实验数据,最终,不仅这座百米高墩向他低了头,连恐高的心理阴影都被他一扫而空,从此爬高六七十米成了实验中的“家常便饭”。2009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问世。此后,在国内首条大规模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郑徐高铁建设中,也没缺少李秋义带领团队忙前忙后却始终神采奕奕的身影。更重要的是,这套适应我国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创新装备也如同不知疲倦的他一般,凭借极具耐久性的预制结构在漫长时光里为我国铁路安全持续奉献。
2013年,李秋义临危受命担任上海铁路局高铁轨道板应急处理技术组组长。在华东地区连续两个月的持续性高温里,他以一场稳保高铁运行安全的持续性战役结束了自己从事铁路建设工作的“第一个十年”。对他而言,那是热潮涌动的十年,不仅以一腔热血与满腹经纶收获了“义博士”的称号,更重要的是,他与团队“以风为速,以轨为尺”丈量着不断扩容的我国高铁版图。“未来,我希望我有更多工作可以留在华夏大地上。”李秋义当时想。
一线共襄,千里同好
扎根铁四院,李秋义接下来的十年,是创新驱动的十年,他用不懈奋斗再次证明,只有牵住创新的“牛鼻子”,才能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今天的大家可以看到,在高速行驶的中国高铁上,竖立的硬币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倒,这让每位中国人引以为傲,但殊不知,其背后的奥妙,正是以李秋义为代表的中国铁路人经万次失败才看到的“创新轨道”。
简单来说,其中核心是无缝线路技术,也就是将钢轨全部焊接起来,但实际操作却并不像纸上谈兵一般轻而易举,因为这面临着热胀冷缩带来的巨大挑战,尤其是在大跨度桥梁上铺轨,还需要适应桥梁本身的震颤和变形。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外的高铁建设实践都无法破解在200米以上跨度高铁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的难题,要想在桥上实现道岔区无缝更是难上加难。“这块硬骨头,我要啃下来!”李秋义无比坚定,只因他深知,随着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高铁线路必然会延伸到更多崇山峻岭、江河湖海,那么破解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和无缝线路的难题一定势在必行。
所幸,皇天不负苦心人,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表彰大会上,李秋义团队的数年辛苦得到了高度肯定。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复杂环境下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关键技术及应用”成功破解了复杂环境下高铁桥上无缝道岔技术这一世界难题,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我国铁路轨道工程研究领域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励项目。“我终于可以不谦虚地说上一句,我国大跨度高铁桥梁铺设无砟轨道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彼时,他言语间的欣喜与自豪难以名状。
近些年,从京港高铁昌赣段赣江特大桥到商合杭高铁裕溪河特大桥,再到湖杭铁路富春江特大桥,我国时速350公里高铁铺设无砟轨道桥梁的跨度还在不断取得突破,李秋义与团队攻坚克难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但2019年时,他因坚守科研关键阶段而与病重父亲错过的最后一面,却一直是他埋于心底最深的遗憾。
如今的李秋义从工作地湖北回吉林老家只消11个小时便能到达,这趟高铁还是他本人亲自参与设计的。虽然岁月的流逝让他时时感怀,失去家人的痛苦也令其刻骨铭心,但他仍然可以坦然面对一切选择,因为“一线共襄,千里同好”的图景在他的笔下已经照进现实,立足当下极目远眺,他眼中映出的是一趟趟高速且平稳的列车满载生计,驶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