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每天早上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不想起床”了。温暖柔软的被窝,时刻拉扯着疲惫慵懒的身体,为什么?为什么一到冬天更想赖床了呢?别急,可能这是你的身体机制在保护你!
一入冬就起床困难的原因
1.体温调节
人体在睡眠时,体温会自然下降。冬天环境温度较低,人体为了保持核心体温,会处于一种相对“节能”的状态。当早晨醒来时,身体需要从这种低代谢状态调整过来。而温暖的被窝和寒冷的外界环境温差较大,身体会本能地抗拒这种温度变化,温度骤降会让身体的血管收缩,肌肉也会变得相对紧张,身体感觉不舒适,从而增加起床的难度。
2.心血管的压力
冬季气温较低,人体血管会自然收缩,血压也会相应有所波动。当起床过猛时,身体姿势从平躺快速变为直立,血液在重力作用下重新分布,但由于身体未能及时调整血管的舒缩和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血液供应跟不上节奏,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慌等问题。
3.激素分泌变化
褪黑素是一种由人体脑内松果体腺分泌的胺类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冬季由于白天时间变短,夜晚时间变长,人体分泌褪黑素的时间会延长,分泌量也可能会增加,使人难以从睡眠状态中清醒过来。
同时,与觉醒有关的激素如皮质醇,由于环境和生理因素的综合影响,皮质醇的分泌可能延迟或者峰值降低,进一步导致起床困难。
4.新陈代谢减缓
冬天,为了保存能量,身体会降低新陈代谢的速率。当新陈代谢变慢时,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也会相对迟缓,大脑和身体的唤醒过程就会变得更加缓慢,就像机器在低温环境下启动困难一样。
5.缺乏动力
冬天的户外环境通常比较恶劣,寒冷、黑暗和可能存在的恶劣天气(如雨雪)会让人对起床后的活动缺乏期待。而且在心理上,人们更容易把冬天和休息、慵懒联系在一起。
6.季节性情绪失调(SAD)
部分人在冬季可能会患上季节性情绪失调,这是一种与季节变化有关的情绪障碍。主要是由于冬季日照减少,人体生物钟和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的。患有SAD的人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嗜睡等症状,起床困难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他们可能会觉得早晨起床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并且整天都感觉精力不足。
如何起床更舒适健康?
1、调节室内环境
温度调节:采取合适的取暖方式,比如北方地区可以开通暖气,保证室内温暖舒适的环境。没有暖气的小伙伴也可以使用空调、电暖器、暖炉等取暖设备,在起床前半小时左右将房间温度稍微升高一点,减少起床时受到的“冷刺激”。
光线调节:安装遮光窗帘,保证夜间睡眠质量。早上可以拉开窗帘让阳光自然照进房间,让生物钟自然地从睡眠状态过渡到清醒状态。
2、缓慢改变体位
醒来后,不要立刻坐起或下床,先在被窝里睁开眼睛,静静地躺一会儿,大概1-2分钟,让大脑从睡眠状态逐渐过渡到清醒状态,适应身体姿势的变化。然后慢慢将身体转向一侧,再用手臂支撑起上半身,呈半坐卧位,保持这个姿势1-2分钟,让身体适应从平躺到半坐立的姿势改变,避免突然坐起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
3、活动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活动双脚和手臂,通过简单的肢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身体机能的恢复,使身体各部位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为起床后的活动做好准备。
4、起床后及时保暖
完成上述活动后,穿上保暖的衣物,如厚睡衣、拖鞋等,避免身体热量散失。如果室内温度较低,可以先披上一件厚外套,再进行后续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