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到周围物品在旋转、摇晃或自己移动?感觉天花板在转动?不清楚自己在什么位置?不能准确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还有恶心、呕吐、头晕、头胀、眼花?或许您患了眩晕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吧!
1.为什么会出现头晕目眩呢?
发生眩晕可能并不只是大脑疾病所导致的,还有可能是耳朵、眼睛、神经等出现问题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一旦出现此类症状,请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眩晕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5种:
(1)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梅尼埃病、耳石症、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药物中毒等。
(2)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颅内血管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听神经瘤、小脑肿瘤、其他部位肿瘤等)、颅内疾病、癫痫等。
(3)全身疾病性眩晕:心血管疾病(高/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肌缺血等)、血液病(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出血等)、中毒性疾病(见于急性发热性感染、尿毒症、重症肝炎、重症糖尿病等)。
(4)眼源性眩晕:眼病(见于先天性视力减退、屈光不正、青光眼等)、屏幕性眩晕(由于看电影、看电视、看电脑等距离屏幕过近导致的眩晕症)。
(5)精神神经性眩晕: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等。看看您是否有以上疾病,属于哪种类型,如有就要尽快去医院就诊了。
2.眩晕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1)运动: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和场地进行运动,以增加心肺功能,调节不良情绪。避免剧烈活动或突然改变体位的动作,眩晕发作时应保持静止。
(2)饮食:合理膳食,避免过饱,应选择富含粗纤维、维生素、高钙、低盐的食品。
(3)生活习惯:调整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改睡硬板床,并戒烟限酒。
(4)心理辅导:家人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必要时可以向专业人士求助。
(5)居住环境:改善居住环境,减少房内的障碍物,如电线、杂物等;安装照明设施,如夜灯,配备手电筒等;安装扶手、铺防滑垫,避免滑倒。当出现眩晕及相关症状时,应立即休息,避免强光,不要看电视、看书。如有反复、长期、严重突发且无法解释的眩晕,建议及时就医排查。
3.眩晕症该如何治疗呢?
眩晕症的治疗一般根据原因进行,如果是由于血管性因素或血脂过高引起的眩晕,可以用抗凝药、扩血管药进行改善循环、抗眩晕的治疗。如果是由于低头时间过长引起的颈源性眩晕,可以用颈托或者是针灸推拿的方法治疗。如果单纯是耳石症,可以用手法复位来治疗眩晕。此外,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和良好睡眠,必要的时候赶紧到医院挂急诊,具体治疗方法还是要听医生的安排。
4.眩晕症能预防吗?
如果您有造成眩晕症的某种疾病,要从导致该病的危险因素着手,减少导致眩晕发作的不良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眩晕的发生。对于常见的耳性眩晕,应注意预防中耳炎,尽可能不使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耳石症复位后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平时做强化前庭系统的训练:慢慢反复踮脚尖、踮脚走路、单脚站立15秒、重复坐起等动作非常有益于前庭功能锻炼。
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眩晕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眼源性眩晕者需要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的同时,避免疲劳用眼。少看
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避免强光刺激,出门戴墨镜等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眩晕发生。有颈源性眩晕者,应加强保健意识,做好颈部保暖,保持良好坐姿或睡姿,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并进行适当锻炼。可参考锻炼方法如下:双脚与肩同宽站立,用双手掌指交替推揉颈肩侧肌肉;顺、逆时针方向转动头颈;双上肢放松伸直甩手、用手掌交替拍打对侧肩背部;扩胸、伸腰、踢腿,深呼吸、提肛收腹等;以上每个动作重复50-70次。但切记避免头部突然剧烈的活动。(赵丰清、季红、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