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秘籍”,助力提升肺功能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张 哲 浙江大学明州医院 副主任护师

审核:钦光跃 浙江医院 主任医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以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当慢阻肺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时会极度不适,这种情况严重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更值得注意的是,慢阻肺还会导致肺功能持续下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因素都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慢阻肺,比如空气污染和呼吸道感染等。那么,慢阻肺患者应该如何提升肺功能呢?

一、及时、坚决地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致病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对气道和肺部造成持续的刺激和损害,而戒烟可以减少对气道的刺激和损害,延缓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因此戒烟是慢阻肺患者维持并提升肺功能的首要措施。

二、避免受寒、感冒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避免受寒和感冒非常重要。每一次感冒都会加剧慢阻肺症状,导致患者的肺功能进一步下降。因此,一旦感冒,慢阻肺患者应及时就诊。

三、结合自身情况适当锻炼

慢阻肺患者还应结合自身情况做一些适当的运动锻炼,提升其肺功能。

1.简单的室内运动。如扩胸运动、上肢运动(手臂上举或墙壁俯卧撑)、下肢运动(踮脚尖运动及坐立抬腿运动)等。

2.呼吸操。如缩唇呼吸:闭上嘴,经鼻子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使肺内气体排出,尽量将吸入的气体全部排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此方法可增加气道内压,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有利于气体排出,提升通气功能。

3.吹气球。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然后慢慢地对着气球口吹,直到吹不动为止,反复练习,若出现头晕,则休息缓解后再进行,强度以患者不感觉劳累为主。但需要注意的是,肺大疱患者不建议做此项运动。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腹式呼吸。仰卧位:平躺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屈膝,放松腹部肌肉;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保持身体放松。用鼻子慢慢吸气,让空气缓慢进入肺部,腹部像气球一样慢慢向外隆起,然后经嘴巴慢慢呼气,腹部逐渐收缩,呼气速度要比吸气慢。腹式呼吸要求呼吸深、长、缓、匀,通过增加膈肌的活动度,可以提高肺通气量,改善肺功能。

5.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走、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等。

四、合理饮食

慢阻肺患者应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应适当多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这也有利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恢复与提升。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看了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提升肺功能的方法也有所了解了。慢阻肺患者也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查来评估其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或者疾病预后情况。目前肺功能检查已在我国大中型医院普遍开展,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修订版)》提到:慢阻肺病情评估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受损程度、急性加重风险及合并症/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其目的在于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患者健康状况及未来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如急性加重、住院或者死亡等),以最终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03):170-205.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ZSL
学士级
已阅读
2024-12-18
拼搏88888888
少师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以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当慢阻肺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时会极度不适,这种情况严重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2024-12-17
淬剑ᵀᴹ
太师级
2024-12-17